一切都有可能。
事情还没有结束,紧随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之后,多达四十多家的工厂也发文感谢‘一封神秘的信件’,避免数十万、数百万的损失。而这些工厂加起来,足足避免了5500万的损失,仅永安的工厂,就减少了280万的损失,包括机器和原材料。
一时间,全国媒体纷纷用‘天佑华夏’来形容,也纷纷去探寻到底是谁给如此多的工厂示警,又如何知道日本会轰炸闸北的。
没有证据,唯有各家媒体刊登出那封机打的信件,大家纷纷拜读这份信。
只见这封信的内容,详细的分析从‘日僧事件’开始,再到‘三友实业社冲突事件’,都是日本为侵略上海制造的事端;同时,日本发起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让伪满洲国顺利成立;而确定日本要轰炸闸北的直接证据,则是上海海面上赶来的日本航母。
“这封信当时要是登报该多好,这样损失可能会更低!”
“未必,据说有工厂接到过这封信,但并没有放在心上。示警的人知道,这封信如果登报,可能会让日本人提前轰炸,甚至被南鲸政府问罪。”
“对,写这封信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事情的发展。信中只是说——宁肯小心,也不要事后哭泣。”
责怪的当然有,但更多的人是觉得这封信拯救了不少工厂,也拯救了一些华夏的实业。
陈光良针对外面的舆论,也迅速约见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张元济、总经理王云五,双方在香格里拉饭店的包厢里会面。
王云五一见面,就诚恳的道歉:“陈先生,不是我愿意提前放出这个消息,而是这事已经纸包不住火,被不少股东和员工传播。因此,甚至引来各界的咨询。”
商务印书馆在被轰炸之前,有3700名职工,因为其印刷着全国学校的书本等业务。
从2月份开始,王云五就不得不进行‘裁员’准备,此举也因此得罪很多人,他无时不受辱骂或威吓。
这个消息,便是被几名被裁的职员口中,泄露出来。
陈光良当即说道:“这个事情是你们商务印书馆的内部事情,我无意干涉,不过当初知晓我提供建议的人,只有你们少数几人。这个事情,我不想卷入其中,毕竟有人幸得避免,有人则遭受巨大损失,难免迁怒于我。”
本来是一件大功劳,如今也掺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故陈光良今天是提醒张元济、王云五的。
当然,陈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第242章 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