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只有面值的三成,发行价的四成,就我个人来看,两年内涨个20大洋没有问题,当然整六和关税比较不太可能,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根据行情分析的推测。届时我抛售公债的时候,一定会提醒杜先生的。”
既然这个是人情,自然应该还得明明白白。
杜月笙计算了一下,涨20大洋的话,基本都有六七成的利润。
这个利润对他来说,或许算不上诱惑,但是他旗下的中汇银行,正确这样的投资。
“好,还是你光良够义气!”
谁和你讲义气,自己又不是帮派的人。
只不过很多生意要麻烦杜月笙,所以便带着一起发财。
上次棉纱期货,杜月笙赚了五六十万大洋,事后也是非常高兴,将陈光良在码头、运输等环节上,都给予很大的帮忙。
眼见杜月笙得到好处,陈光良便提出一个要求道:“杜先生,此次顾竹轩被银行逼债,势必要出售资产偿还,我觉得最有可能是黄包车的牌照和车辆!”
杜月笙一听,劝道:“顾竹轩虽然进去了,但江北帮依旧还是很抱团,这个时候你想吃下他的车行部分牌照,怕是很容易得罪那些江北籍的车夫,不值当。”
意思是你又不缺钱,去惹这个麻烦做什么!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自然不会直接吃,我的意思是,假设顾氏车行拿出500辆大照会和黄包车抵债,价格压低值600~700一辆,也就三十多万大洋。我愿意先垫付这一笔钱,同时这一批车的车夫可以交租四年,无偿获得这批车的所有权。这样一来,车夫自然没有意见,反而应该感谢我猜对!”
杜月笙一愣,陈光良这样做——岂不是做好事?
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陈光良是在瓦解顾竹轩的势力,而且这1000个江北车夫得到了好处,又岂会不跟着陈光良这个新主子。
“行,这个说客我替你当,保证你得偿所愿。”
“多谢杜先生”
这个忙,还真得杜月笙来帮,不然那群江北帮可能跳得很高。
而陈光良真正决定这件事,确实有几个想法:第一,500辆大照会和黄包车,那就是1000名车夫,这些势力如果加盟他,也是一个助力。
第二,四年后已经接近抗战,到那个时候,陈光良本来就打算将车队逐步给车夫所有,但管理权要在长江车行手里,也就是每个月要交10%的管理费。这样一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第247章 继续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