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界的地产一落千丈,租界的情况稍微好一些。”
“但是,租界部分地区也因为‘供大于求’,造成房屋空置、租金下调。”
“例如:愚园路这样的地区,房子是明显空置和租金下跌;威海路的洋房,也有一定的影响;霞飞路反而供不应求;南鲸西路的情况也非常不错。”
“租界的整体情况是,一半以上的地区是租金下跌和空置率增高,部分地区依旧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如果按照前世的走势,租界房屋应该还是坚挺的。
不过到了这一世,由于‘租地代建’、‘分层分期’的出现,导致上海房屋供应增大,所以酿成这一次的危机。
华界基本没有翻身的可能,接下来租界将成为寸金寸土的地区。
“财务情况呢?”
新的财务经理吴弼超,马上汇报道:“今年上半年,我们租金收益为13.15万大洋、物业收益为1.25万大洋,并有去年的‘代建房’.75万大洋。工资支出方面.”
原本28人的长江地产公司,如今只剩下18人,其余十人已经被安置到‘平安银行’、‘香格里拉饭店’等企业。
而剩下的18人,除了管理物业公司以外,实质上在建的工程就只有‘平安银行’的第三方监管(顾问费)。
这18个人,一年薪水也要两三万大洋。
养是养得起,但人力成本却是比较昂贵了。
另外,陈光良算了一下,长江地产在保持现在的物业上,大概七年才能赚200万,也就是收回他现在的长江地产物业估值200万。
不过,这批物业不需要急着出售,‘孤岛时期’租界的房租更高,等到1941年或者1945年都可以出售。
毕竟物业和地皮这玩意,日本人就算占领,也拿不走;抗战胜利后,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拿回来的。
陆元台接着汇报道:“我们去了重庆考察,那边的地皮价格非常廉价,不过毕竟军阀长年混战,感觉投资不甚理想.”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重庆先等等,再去香港安排考察一番,我有意在那边兴建物业出租。”
陆元台高兴的说道:“好,我尽快安排。”
有活干,当然是好事!
此时陈光良也考虑清楚,先在香港发展地产——收购地皮、兴建房屋,当然物业是只租不售的。
至于重庆,得等中央军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第251章 又一事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