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良差不多在花旗银行手中,买下价值100万美金的公寓。
仅仅是公园大道960号的三层(66间公寓),就耗费资金45万美金;另外还有东河旁的10graciesquare,也有两层(六套公寓),花费25万美金.等一些中档公寓。
陈光良打算成立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后续委托杰克为他管理这些物业,为他定期进行收租。
所以这段时间,杰克鞍前马后,工作的格外卖力。
当然,陈光良也不是全然信任杰克,花旗银行这边买入的公寓,都有人家提供的律师行,后续能提供不少帮助。
本着对待优质客户的原则,花旗银行也能给陈光良很多的帮助。
这一天,陈光良带着张树年、杰克来到华尔街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也就是巴菲特老师的公司。
在陈光良的记忆中,知道巴菲特老师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也则巴菲特一开始是进入他老师的企业,所以他在准备将资金投入股票后,决定分出一半的资金,投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
陈光良原本的计划是:存款、物业、股票,各三分之一(680万美金),但目前他决定具体一下分配一下:存款要占大头,即280万;物业和股票则各200万。
股票上,又自己购入股票和投资基金各一半。之所以这样做,陈光良也是担心他炒股赚了大钱,如果抗战期间被gm政府知道,怕是会成为‘肥羊’。
至于他为什么笃定自己炒股能赚钱?
很简单,陈光良就是确定自己能赚钱。
首先,要在1941年上半年套现股票,因为美国在下半年加入战争,必然会导致股票下跌;
其次,个股方面要投资军工、钢铁、汽车这样的股票,仅1939年那一波(欧洲战场开始),就会暴涨。
所以说,陈光良觉得炒股票赚钱没有问题,反而是怕赚钱惹上麻烦。
“你们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看着走进来的三个人,一脸茫然。
两个亚洲人,一个美国人,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
陈光良当即说道:“本杰明先生,我是听杰克介绍,知道你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合伙人,特意来拜访你,希望能合作。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华夏的一名商人陈,因为我的家乡常年战火,所以我有意投资一些资产来美国。”
其实是他想起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不过他安在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第291章 美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