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的车间。
所以说,有时候遇到好的人才也不容易,而陈光良当初决定每年拨出巨款给新丰纺织学校,如今也是真正到了收获的时候。
事实上,这些纺织人才,也就五分之一被新丰纺织录用,其余都交给国家了。当年李升伯和童润夫的理想,就是利用新丰纺织的财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纺织人才,每一学期招募二三十名具备高中文化的纺织人才,再进行大学里的授课,很多授课老师都是有留学经历的重量级纺织专家,包括童润夫和李升伯也会参与授课。
本质上,是一所小型的纺织大学,抗战时期也从未间断招生。
在车间考察期间,陈光良对身后的一批管理层说道::“战后,纺织设备更新换代一定会很快,纺织技术也是不进则退,我们新丰纺织作为香港最大的纺织厂,如果不在这两方面保持着紧张感,那么就会被别人超越,甚至没落。所以,我们要重视技术、重视设备,也是重视产品。”
“是,老板”
众人被这一席话深深的感染,也记在心里。
陈光良经营纺织那么久,水平自然是有的,他还拜过童润夫、李升伯等人‘为师’,所以他对纺织技术的重视,是极致的。
更何况陈光良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将产品打入欧美,特别是英联邦地区。
与此同时,新丰纺织已经在荃湾青山道附近,购入农地106亩,差不多是64万平方尺。这个土地面积,足以吓到后面来港发展工业的沪市商人。
事实上,明年香港地皮就该全面上涨了,以后大家也不会有那么多地皮建厂。而平安银行手中的工业地皮,不会直接出售,而是将新建工厂,用于出租。
“荃湾新厂的事情,我也让沪市派出专家团队考察,我们香港方面,也要参与,给整个工厂的规划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总之,我的意见就是,要建多层厂房,要分批建设。”
张芳硕道:“老板高瞻远瞩”
现在老板的想法就是,沪市的企业家们,一定会像1937年那样,香港将迎来一波投资潮。
而新工厂的总设计框架,就是先划分一片片区域,包括空置的区域;然后先建纺织车间、行政车间、印染车间等,可能占用的地方三分之一,而且基本都采取2~3层厂房模式(第一批)。
新工厂预计1948年投入使用,而土地还能剩三分之二,留着后续扩大生产之需。
香港的维他奶工厂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猪飞 作品《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第343章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