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单位做事的效率那是出了名的低。
可让卫东这个上千万卷的年销量诱惑又足够大。
这个协议只是要求允许卖到12元一个,又没禁止厂家自己卖。
稍微想了想,就拍板同意了。
报社自然是乐见其成的认为自己“促成”了这样的大合作业绩。
如果国产彩卷真能卖上千万个,且不说夺走多少进口卷的市场份额,起码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这腰板就肯定硬起来。
在报社可以好好讲一波国产自力更生的故事。
本来他们就在酝酿卫生巾自力更生的内容,只是这个题材稍微那啥了点,好说不好听,胶卷就刚刚合适。
让卫东也当场展示了国内“顶级销售天团”的水准:“柯达卷是黄色,富士卷是绿白两色,柯尼卡是蓝白色,我建议凯旋卷用红色,全红,加黄色字,醒目又有象征意义。”
说着还拿起牛皮纸盒包装的新胶卷:“这个盒子彩印我建议看齐柯达、富士,其实在年产几千万个盒子时,这点包装成本最好别省,要突出我们便宜但不掉价的特点。”
销售科长今天就负责唱反调了:“可我们要精打细算生产成本的,换了彩盒就不止九块出厂价了。”
让卫东笑着打开盒子:“我请厂里思考论证下,这个胶卷外面的塑料圆筒是不是一定有必要保留,如果不是,请省了,直接把盒子做好点。”
所有这会儿的胶卷,在纸盒包装里面都有个塑料筒,装上胶卷,据说是保护胶卷运输不变形,也是拍过之后保护胶卷感光后不要被光线破坏。
但让卫东记得后来有透明的这种圆筒,就说明避光的作用不是绝对。
而在塑料还很贵的这几年,省这点成本真是可以把纸盒做到跟进口卷齐平了。
报社自己都是用胶卷的行家,连忙积极探讨。
平京有新进口的海德堡印刷机,应该可以做出这种包装盒效果。
记者们确实都有拍完照立刻用塑料筒保存胶卷,并在筒身上标注时间地点的习惯,但普通消费者真没这个必要。
拍个卷都是多少天的事了,纸盒子做结实紧凑点一样能避光保护。
让卫东还是那个理论:“不能因为外国人他们技术先进、原料充裕就原原本本按照他们的样式来,这个塑料筒对他们是随手增加层保护,对我们可能就是很大的成本差异。”
采购科长这时候有点不快: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秋月明 作品《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第155章 幸好歪打正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