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天来赚钱,早点来摆到九十点钟太阳火辣辣就收工走人,下午去招揽收集要卖的东西,第二天一早又来摆摊。
不是赶集日摆摊的人少,反而竞争还少,没准儿赚得还多。
这不比天天在田地里刨食儿强?
任何时候都有人会跳出原有框架找寻新机会。
明显这周围农村家庭往后几十年的贫富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但吸引城里人白天早上涌来自由市场的,肯定不会是土鸡蛋和新鲜采摘蔬菜。
而是让卫东从江州调拨采购的批发市场货品。
江州作为重工业城市,深厚的底子还是农业外贸型码头城市的商州没法比。
光同样是码头周围,江州就能凑出品类繁多的批发市场。
沈翠月当然了若指掌,她之前不还有个小摊位藏在儿童玩具市场里么,这边自由市场刚开始建,她就按照让卫东的要求列出清单让狗蛋他们带队去批量采购。
然后用货驳顺水而下运送,一次就几百吨,分摊到成捆的布料毛线、成摞的锑锅碗碟就几乎等于零。
之前那些自由市场靠边的小门市不是没人租用么。
这下看看示范打样吧。
每天早上八点开始十匹面料、十大捆毛线、一百件衬衫、一百条裙子、一百套童装、一百口锑锅、一百套餐具、一百盏台灯、一百套脸盆
林林总总的铺开在一排门市里,超级便宜的限量供应卖完收工。
但中午十二点半又会再来一波。
百货公司八毛一尺的布,这里两三毛,十五块的长裤,这里八九块,翻毛皮鞋算了,这个全市都找不到可以竞争的产品,疯抢!
只有重生穿越的人看了才会似曾相识,这尼玛是购物网站的套路啊!
不就是整点秒货的节奏吗。
这些东西不赚钱都可以,目的是吸引人流量保持每天来。
更是吸引其他商家来卖货。
百货公司、供销社都带头来租个门面卖滞销货品打折。
厂家也租个门面来卖各类库存。
私人有货品渠道的还是少,但类似老尤家那样有经商传统,经商意识的终于鼓起勇气想方设法的组织点货品来卖。
在凭票供应的年代,这种敞开了卖便宜货的机会,轻而易举的都会形成人潮汹涌。
反正等砖儿台的记者们扛着摄像机下车来,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秋月明 作品《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第197章 只道是寻常一个小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