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软驱那两三百美元了。
没有这类可擦写芯片也就罢了,现在明明刚出现,容量低点就在卡带里好几块芯片阵列组成啊,至于怎么搞定那是技术研发的事情,芯片存储才是未来。
这只是个容量持续扩大的事儿。
在让卫东脑海里,他对固态硬盘都不太知道,就知道u盘。
甚至都没跟史蒂夫商量直接做usb口,因为他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玩意儿,反正国内是没有的,那就先别提,免得穿帮。
主要还是顺着红白机的热销,蹭游戏机的光来推广家用电脑。
更是为了省下每台电脑两三百美元的软驱硬件成本。
国外软驱制造厂商存活与否关他屁事,国产没有就正好跳过这个要被淘汰的环节。
就像他对胶卷相机的进一步研发不太感兴趣一样。
注定要被淘汰的费那么大劲干嘛。
要说欧美商家没人看到这点,肯定不可能。
只能说是可擦写芯片刚成熟技术开始要爬升容量,还处在市场接纳的观察阶段。
已经推广了好几年软盘驱动器的花旗电脑厂商肯定不愿自己的产品被颠覆。
继续共存的拖着呗,谁也不知道下一步的存储器到底在哪条线先破冰解决价廉物美的核心问题。
结果让卫东毫不犹豫的选了存储器,哪怕国内现在只能制作的128k卡带,还怂恿史蒂夫在这条路上押宝。
实话说,让卫东真没意识到把控存储器标准,是个多丧心病狂的事儿。
得亏跟他合作的是花旗公司,也得亏史蒂夫不是个纯粹的商人。
换个小日子这么干他们过去两年就这么干的,大量爆产能掌控了内存芯片的全球生产规模,可擦写的闪存芯片也是他们82年发明的,然后半导体芯片跃居全球第一。
去年就被花旗宣布这是对市场进行倾销,由此对东瀛展开了301调查,九月签订广场协议!
这么大的历史事件,让卫东只觉得好像听说过,却不在断手保安关心的范畴。
所以连史蒂夫都不敢随便断然决然的全盘改。
六十年代,ibm搞内存产业化的时候,都被司法部启动过反垄断审查。
现在苹果电脑就是八十年代最大的网红,史蒂夫登高一呼,真可能彻底带动存储模式更换。
怕是会得罪大批厂商告他到破产。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秋月明 作品《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第543章 谁都会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