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真就选择去买房。
江州直接推出了八百套市地产开发总公司的楼房来卖,动物村实际上早就卖光了,但把池世明之前申请的那片药剂厂地块小区楼盘2300套拿出来预售。
平京确实把在建还未售的平汽3、4号楼拿出来对全市外售,然后在那个全新地块做预售。
沪海也列出三千多套五百多元每平方的砖混结构小高层,就在电子产业园附近,算现房,然后蒲东有千多套滞销的四百多元单价。
但这些必须沪海本地户口才能购买。
最后打着港资现代社区的即将封顶楼盘,标价1200元,涉外社区宣传就是1500美元左右,还有沪海地产总公司拟开发的高档社区楼盘,也标价1000元。
这仨不限户口。
就沪海嘛,哪怕在这时候也是有自己那套运转逻辑,不会守着那个几百块的价格,我们才没涨价,一直都这么贵!
于是本意是想通过房地产这种最贵的商品,来表达个经济秩序是稳定的,没有物价飞涨。
结果直接把所有消费需求都转到房地产上面去了。
半个月左右,本来颇为疯狂的抢购风潮,愣是被全国突然推动的房地产销售给抢走了注意力。
同时腾出手来的有关方面又狠狠的抓了一批趁机涨价的“奸商”。
哪怕餐饮食品、衣物面料确实有涨价。
但绝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肉蛋菜这种涨价,有相当原因是城镇地区的粮油部门也在改制。
就正好处在私人杀猪卖肉管理混乱,跟国营肉店亏损涨价,自由市场还没建立起来的情况混在一起。
放大了金融体系的问题。
现在按住金融,缓过一口气,很多人开始在允许开摆的农产品自由市场买菜,关于衣食住行最切身的敏感价格就消除不少。
再说喜利来服装的广告都还在强调美丽不涨价呢。
就像让卫东体验过的抢盐、抢口罩,仅仅半个月后,这股抢购风就突如其来的消失了。
好像有了房产这个锚点,哪怕物价确实是在涨,也没那么惊惶。
让卫东跟着都松了一大口气。
但他也没在这个时候出国。
因为整个东升贸易确实在这个把月的时间,从五月中下旬出现物价飞涨的抢购潮之后,就旗帜鲜明的强调不涨价,已经被疯狂的拉满了所有产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秋月明 作品《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第566章 资本家哪有慈善,都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