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卫东真的就是只要就业。
这个脉络一定要给二娃妈说清楚,因为几十万的进账出现了。
放几十年后觉得这点钱算什么,在全国几十万亿的经济浪潮中连浪花都算不上,
在八七年却是可以惊涛骇浪的事情。
“先直接拿一半,也就是按照股份51%转给化妆品厂的上级主管部门,因为这块地是化妆品厂,是国资的,参你一本用国资赚钱就吃不了兜着走。”
老板娘还想争取下:“不能先把各种电费、油料、管理、人工开支给去除了再分啊,这样肯定要亏本的,这是经营收入,不是纯利分红。”
这年头的协议根本就没有定则,怎么做都说得过去。
但结局就不同了。
熟悉税务的思路还是不一样:“你换个思路想是我们租了国家的地来修这栋楼,是不是就理解了,我们盈亏关国家什么事,这租金能不给吗?”
凤雏就明白了:“哦,那一定得给,还有4%要给原来的工人平均分发了是不是?”
啥都不用做,化妆品厂的在册老职工们每人都可以分到两三百。
在普通月工资八九十的八七年,这是笔很不错的意外分红了,而且每季度都会有。
让卫东点头:“没错,我们不欺软怕硬,国家个人都一样对待,然后剩下的才用来摆平开支成本”
说到这里又瞥了眼后视镜,拉姆和卓玛一个抱着虫虫在喂奶瓶,一个在双手合十念念有词。
只有小蝶伸长了脖子撑在扶手箱上认真听。
也不知道四岁的娃能听懂啥。
让卫东就笑了:“我们这么做了,别人就不好跟我们争大商超的所有权,那是我们自己经营的部分,用来弥补亏空的项目,而且现在还没多少货品也赚不了多少钱。”
说到这里还罕见的给二娃妈挑了个媚眼。
董雪晴马上喜笑颜开的地主婆表情凑近反媚眼:“可慢慢的以后就能赚大钱了?”
让卫东有信心:“应该能赚,只要能从糖酒会上弥补大量货品,把价廉物美的名声做出去,我们现在没有竞争对手的”
而且他还想起那个后来著名的超市:“其实这个大超市是我们对外的晴雨表,我们尽量在超市对员工好,对顾客好,少赚钱赚名声,其他生意默默赚就好得多。”
董雪晴也不是三年前那个稚嫩的中专生了:“嗯,货品都是我们从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秋月明 作品《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第752章 看似不赚钱,很难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