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提示弹出来的那一刻,唐一平的三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好消息,自己的代码效率极高。
坏消息,自己的代码里面全是bug。
好消息,这些bug非但不影响运转,反而能提高效率。
坏消息,自己代码里的bug可能要越来越多了。
好消息,自己的代码效率极高。
闭环了这是。
但这和自己的追求不一样啊!
这也不科学啊。
如果bug越多,效率越高,那什么都不会的人乱写的bug,岂不是更多?
唐一平盯着自己的屏幕。
他正在对比自己和大佬的代码,一边对比一边学习。
左边,是他的代码,右边,是大佬的代码。
所以,他的眼前也泾渭分明。
左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在扭曲着,这并非视觉,而是另外一种感官,它们像是蜜蜂一样,在唐一平的代码上“爬来爬去”,每一个bug,都像是一个巢室。
在唐一平同意了叠虫的盟约,成为了叠虫们的主人之后,这些叠虫就出现在了他的“视野”里。
是的,叠虫似乎并不是一只生物,而是一个族群。
唐一平不知道它们的数量多少,但只是看它们出现的地方,唐一平就知道自己的代码,哪里有bug了。
这是什么?超强代码自动标记工具?
叠虫寄居在了他的bug里之后,确实开始以某种无法理解的方式,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全新的机制。
然后就出现了让智能算法部那群大拿们都无法理解的现象。
bug乱飞,效率飙升。
这种事,其实是在程序员里面长期存在的玄学,唐一平听到过很多。
譬如windows95的“空指针处理”、linux的devnull文件、unix的“指令管道(|)、tcp的“累积确认”机制、quake的“反跳跃”bug、spaceinvaders(太空侵略者)的“加速”,这些现在非常重要的东西,曾经都是bug
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计算机科技和互联网时代,甚至各种游戏机制,都是建立在各种匪夷所思的bug上的。
就算是在自然界这种事都不罕见,据说有人同时患了癫痫和肌强直,每次心脏肌强直梗住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