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贼官慨然叹息,他知道当年陛下入蜀的时候,带了一部分精锐的士兵离开,其中越往蜀地走,人就越少,有很多士兵变成了逃兵。
这些人里,有的回到了故乡,有的则屈服于欲望,成了山贼强盗,这一把横刀的锋芒犹烈,上面多有血腥的味道,不知道,到底是逃兵成了贼,还是逃兵被杀,横刀被夺走。
也不知道那个贼匪用的是什么兵器。
如果能娴熟使用长柄战枪,那么
但是都不重要了。
捕贼官只是擦拭这一把横刀,郑重地将这或许经历过挣扎,或许是欲望压过职责感的见证,收了起来,对周衍一礼,道:“多谢少侠,解决了这些贼匪,赏金八十贯。”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
捕贼官注意到了周衍腰间的那把刀,善意提醒,道:
“如今官军收服长安,广平王元帅麾下,朔方军郭将军下令,搜剿叛军朋党,对于持刀的人,需要严查真身,下发佩刀牒,没有文书,就禁止佩刀。”
“哪怕是横刀也不行。”
“还请郎君把户籍文书,过所给我看看。”
周衍面不改色,把沈沧溟准备的东西拿出来给对面看,周衍这一次救了很多人,在这一带已经稍微有了点名声,捕贼官也有好感,道:“京兆府万年县长乐镇人,周衍。”
“十五岁,面白无须,身形匀称。”
“好,郎君收好。”
捕贼官很利索的给周衍办好文书,牒,其实就是个木牌子,写下了周衍的名字,籍贯,只是让周衍把刀放在桌子上登记的时候,捕贼官皱了皱眉:
“郎君这刀,是私铸的,刀具上没有刻铭。”
百姓可以购买横刀护身。
但是,每一把横刀都有刻铭,记录这把刀铸造的地方,工匠,监造,购买的时候,买家,铁铺,武库也要留下记录,一式三份。
周衍这把刀,是从饿鬼那里搞来的,完全没有什么铭刻。
是私铸的兵器。
这事情可大可小,那捕贼官皱了皱眉,可看到周衍面容白净,看上去出身优渥,又想到了,长乐镇在长安东郊,距离延兴门不过二十里路,是被波及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老少被叛军,溃军,逃兵们践踏,多有死伤。
这少年郎的模样,应该也是遭了什么灾,才不得不握着刀来寻个日子吧,想到这里,又想到这少年郎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