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自然不会有多少,交的税肯定要比之前少,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给他们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害怕这是一个假消息,于是他们纷纷前来求证。
这些百姓在见到官员的时候,有着天生的恐惧,不敢靠近,刘一儒看着那些面如菜色衣衫褴褛的百姓,脸上却没有多少笑容。
普通百姓又有几人能过得富裕呢?虽然刘一儒有时候做事也比较古板迂腐,但他胸中仍有沟壑,想要做一些为民为国的事。
于是刘一儒朝着那些百姓走去,他声如洪钟的大喊:“从今天开始,你们不用再缴人头税,无论你们家中有多少个人,也无论你们要生多少孩子,以后都不用交税,只根据你们家的土地多少进行缴税,土地多那就多缴,土地少那就少缴,不会因为人家人口多就让你们多交税。”
刘一儒尽量用大白话向他们解释,可这些百姓仍然有些不太相信。
于是乎,刘一儒向这些百姓显露了自己的身份。
这些百姓平时见到衙役或者吏目时都要惶恐,更别说是刘一儒这种大官了,
在他们的眼里,刘一儒就是权威,巡抚说的话就一定对,在刘一儒耐心的解释之下,这些百姓终于相信了。
“这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啊!”
“好,好啊。”
“那这以后,还投献个啥?我现在就去储老爷的家里,将我家的地契要回来。”
“走,同去,同去。”
百姓很快变得群雄激动,他们纷纷朝着储善辉的家里涌去,还要将自己的地契要回来。
没过多久,这些百姓便聚拢在了储善辉的家门前,大声的嚷嚷着。
储善辉一见这个架势,急忙让人把大门关闭,拒不见客。
可这些百姓又如何会轻易放弃?他们很快便冲破了储善辉家的大门。
这些平时看起来唯唯诺诺的百姓,在见到储善辉这种举人大老爷的时候,往往会被吓得磕头跪地,可是今天,他们却没有多少害怕,理直气壮的索要地契。
眼看着事态就要失控,只好将地契还给这些百姓。
百姓走后,储善辉的眼睛当中闪烁着不甘与愤怒,他当然不会就此罢手,他要反击,他要把失去的夺回来。
储善辉的反击手段,就是舆论,就是那些生员和读书人。
储善辉在江陵有个私塾学堂,名叫“江畔书院”,凭借着他大儒的身份,书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