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往无前的往前走,那么多艰难的抉择都做了,王玉楼还差逼进贤真人乃至于烛照仙尊服软这一抉择吗?
包不怕的,莽小将,冲锋!
黄秋生不说话了,他在等命令。
王玉楼也不急了,他在等结果。
为什么回了宗,不找悬篆打招呼,而直接找掌门走最后的正式流程?
很简单,跳过冗长的拉锯,把激烈的矛盾迅速变为既定的结果。
王玉楼还是在赌,但他的赢面很大。
赌,当然不好,尤其是这种逼进贤真人和烛照仙尊、以及浮烟真人的赌,输了就可能完蛋。
但修仙界,哪有那么多绝对安全的利益发展模式呢?
绝对的安全,意味着很多人也会抢着做,最后的收益一定是极低的。
风险型决策是带着些危险,但这种危险往往蕴藏着没有表现出的积极地因素,这些积极的因素够多时,风险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那么,此次王玉楼逼烛照派和浮烟派表态,蕴藏了哪些积极的因素呢?
其一,易走日在清溪坊贸然开杀,针对王玉楼,结果差点被双方搞成红灯照内战,王玉楼带三千练气回宗是不对,但抛开王玉楼的错不谈,易走日就没错吗?
其二,则为大家的共同利益所在,多少年了,祖师的金丹高低该成了,现在闹幺蛾子,未来万一出了意外,红灯照就会成为小丑,所有人都吃亏。
其三,这些练气散修入了宗后,毕竟是要为宗门卖命,成为战场填线耗材的,他们就算能出筑基,又能出多少,两百名就是上限了,想再多,很难。
其四,内斗终究要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如果内斗斗破了,那内斗的特殊性也就丧失了,大家最后又会回到你死我活的血腥利益大逃杀模式中,那样,所有人都会一起输。
其五,大修士是很非凡,烛照仙尊的照确实是红灯照的照,但说到底,很多事情是具体的人办的,王玉楼选择坚定的拱卒,看似他力弱,但主动抛出筹码、放低姿态,也是下棋的一步,在正常的宗门内博弈中,王玉楼不信那些大修士会忽然发癫把他宰了——真不至于,那得是输到两眼通红的大修士才能做出来的行为,烛照和浮烟远远算不上输。
这甚至和王玉楼心中的一个疑惑对得上,祖师为什么要主动拉着红灯照与天蛇宗开战?
旦日法旨,祖师入天蛇谷,开战,这套逻辑看起来没问题,但只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