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玉安陷入了沉默。
听起来很诛心,但事实和逻辑告诉他,王玉楼的推测是对的。
“玉安,我王氏伏龙观一脉,需要在你的主导下,改变对族中后辈的培养模式,从而进行某种验证和对照。
故此,我才同你讲这些,你明白这些后,要把它们教给我王氏伏龙观一脉的后辈。
十年或许看不出差别,但三十年、五十年后,王家山-伏龙观两地的差异化培养就能看出效果了。”
小王现在不是一般的小王,即便他可以‘从金山那儿拿到紫府法门’,但也需要不断地展露价值。
王玉楼有一个猜想,即,修仙界目前朦朦胧胧的牢笼制,浪费了很多资源给那些最后选择躺平的修行者。
如果提前把‘真相’透露给底层修士,会不会让他们在大的数量层级上获得更高的成长费效比呢?
比如,十万名普通的修士修行,在人均耗费一百枚灵石的情况下,会有八千名优秀,五万名普通,四万两千名较差。
十万名提前知道真相版的修士修行,同样在人均耗费百枚灵石的情况下,九万人直接放弃了,本该被他们挤占的修行资源,在分配环节被剩余的修士们集中使用,从而塑造出更多的筑基。
当然,这些都是王玉楼的构想,具体如何,需要试一试才知道。
这种系统性的‘修仙版’社会实验,王玉楼不愿意放在红灯照做,那样很可能会给他人做嫁衣。
所以,他选了伏龙观王氏和王家山王氏先做对比。
王氏虽大,但也小,大家族,小势力,正好是个合适的实验模组。
“明白,大哥放心,玉安定会全力推动此事。”
在急王玉楼之所急上,玉安从不含糊。
“嗯,这是一百多门神通,都送给你。
筑基后的修行资粮你不缺,有了神通法门,再加上我之前给你的炼道传承,就什么都不缺了。
两宗大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战争结束之前,你就不要再回来了,有事我们书信联系。”
玉安和玉楼之间,没什么好客气的,大哥有赠,他直接收下。
“大哥,神通对筑基修士很重要,但你筑基巅峰已经多年,为什么没修神通。
还是修的太好,我眼神驽钝,没有看出来?”
“对我而言,修神通不急,我这些年一直在全力修行炼道。”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安九千里 作品《上玉阙》第59章 玉楼,我想邀你助我炼本命法宝......嗯?祖师要证金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