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楼微微颔首,在法宝的炼制上,天人感应的法门和原则依然大行其道。
毕竟,炼法宝必须在大天地炼,遵循大天地的规则,也是应当的。
“水火相济、水火相济,以前我修溯脉癸水气时,旦日.
她说,天底下没有可以调和阴阳的法门。
水火相激就不会降低成功率吗?”
老李嘿嘿一笑,故作高深道。
“玉楼,你终究是积累太薄,以后要好好补。
修者的调和阴阳难,但紫府能做到,紫府相当于第二个丹田。
很多时候,有了紫府在,就会轻松很多。
我以洞天法开紫府,洞天就是我的第二个丹田,其妙用不止是无穷。
当我把大天地内的灵材放在我的洞天内,它们慢慢就会被我的气息侵染。
这个侵染的过程中,我可以极其简单的实现筑基炼器师做起来都要小心的赋性。
比如,一颗本身兼有水性的琉璃珠,我慢慢赋性为火,水火就有了。
这时候再重返大天地,于立冬炼火属灵珠,自然能水火相济。”
王玉楼以前,以为老李开的是古法紫府,后来才知道,老李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反而是真正的新法紫府。
新法紫府,最强的紫府类型,洞天甚至能用来给灵材赋性,实在妙用无穷。
“这种赋性太简单了吧,就没有什么代价吗?”
没想到王玉楼会这么问,老李有些诧异,不过他理解小王的想法,所以笑着答道。
“如果这点小事都要付代价,我几百年修行修洞天,又算什么?
当然,弊端还是有的,但不大,就是赋性的过程很慢,赋性需要的洞天之力也多。
总体而言,这个方式还算好用。
你筑基时就是炼道大师,等成了紫府也修洞天法,就能靠炼法宝筹措资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凡俗的道理,修仙者追求的是一分耕耘好几分收获的法门。
老李的话让王玉楼微微有些向往。
景怡老祖已经走上了开紫府的路,自己的紫府路,又该何时开启呢?
送别了老李,王玉楼又一次的投入到了修行中。
灵机无限和开窍,是他修行的两大重点。
前者,神通,虽然大路货,但极其好用。
后者,关系到使用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