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大体辨识出绣品的题材和手法,具体到年代,这就超出他的认知水平了。
这所宅子的修建时间大约是在三百年前,但是留在这栋宅子中的痕迹,却是这三百年来一直保留着,而且是越靠近近代的痕迹越多。对于周至来说就好一本具有一层层厚度的历史书,有意思极了。
不过三女基本就是看个热闹了,周至给她们讲,她们也觉得有意思,不讲的话呢,三女找地方取景拍照也兴奋无比。
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沈厅刚刚经历过修复,还有布置,不知道是不是聘请的顾问文化水平差了一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原主人是商人的关系,很多东西在周至看来,“差了一口气”。
比如对联制作得不够精细,有些对联内容和意境与布置的环境不匹配,其实有些东西被搞成了画蛇添足,有还不如没有。
“那是你自己太过于专业了,我们看着就感觉挺好的。”张辛夷把脑袋凑过来看周至手里相机取景器里的自己,很满意:“我们就都觉得挺好的,是不是小苗?”
“嗯!”麦小苗点头:“快过来我们一起拍一张合影!”
从沈厅出来,周至一路继续寻找好看的景点,往前没有走多远,就发现了一栋建筑,不觉大惊:“不对呀,这建筑不比沈厅来得有价值?”
“怎么了?”麦小苗看着尚显破败的门厅:“这栋房子怎么了?”
“这栋房子比沈厅还要早两百年。”周至看着房子先举起相机拍了一张:“以上。”
“乾隆中期再往上两百年?”张辛夷问道:“那不是到明代了?”
“对呀,所以我觉得这栋院子比沈厅更有价值啊。”
“那走吧,我们进去看看去。”
院门前也有一个介绍,叶欣凑过去一看:“肘子厉害啊,真是明代的建筑!”
大家阅读介绍,介绍上说这里叫张厅,原名叫做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转让张姓,改名为玉燕堂,本地习惯称其为张厅。
介绍中还说张厅前后七进,房屋七十余间,占地一千八百多平方米,曾经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最奇特的地方在于有一条箬泾河穿院而过,正所谓“轿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
众人迈步进入宅第,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砖雕门楼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到损害侵蚀,但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