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谁也讨不了好!
方老不再搭理二人。
他缓缓展开试卷,众人顿时全凑了过来。
大家都想看看,这位不到两个时辰,就已连闯两关的天才神童,到底是天赋异禀,还是故弄玄虚?
统筹属于算学中的一小类。
以往乡试中很少涉及!
奈何今年参考的学子数量乃历年之最,为避免通过人数泛滥,从而引起朝廷的不满,才临时加上了这一项。
不过算学古今有之。
虽在科举的类目中占比不高,却也不算违制。
而今年题目也很有趣儿。
是方老无意中从一本古籍中看到的算题,经过几位老学究共同研究后,得出了几个宽泛的解题流程。
题目是: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而当时
程安拿到试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无语。
这特么也叫题?
连小学生都会‘鸡兔同笼’。
妥妥的送分儿题啊!
他想都没想,就写下了四五种解题流程。
可这道在程安看来无比简单的算题,对于现下那些醉心于文章的学子们来说,却颇为吃力。
不是智商问题。
只是社会背景不同罢了!
算学固然深奥。
可对这个年代的读书人来说,却如鸡肋!
靠算术能当官吗?
既然当不了官。
那学它干毛?
“诶?”
“这思路倒是清奇!”
方老越看越认真。
又不禁眼前一亮道:“假设全是大僧,共要馒头三百个,而实际却多出了两百个!故而”
“小僧七十五人,大僧二十五人!”
众人不禁拍手。
“妙啊!”
“把大僧的三个馒头分成五份”
所有人都在小声嘟囔着。
可算来算去,却总也不明白其中精髓。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
程安又过了!
不仅完美解出了算题,还写出了好几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解题流程!
啥叫天赋异禀?
若在此之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史小刀 作品《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第129章:鸡兔同笼也叫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