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六世祖范岳曾担任湖广云梦县县丞,后来举家迁至辽东。
曾祖范鏓是明正德年间的进士,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和能力,一路官至兵部尚书,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祖父范沈也曾担任明朝沈阳卫指挥同知,手握重权。
简而言之,范文程的祖先有多位在大明担任过高官,深受朝廷的器重与信任,甚至他本人在早年也通过科举考试,拥有了大明的功名。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一直在为皇太极出谋划策。
他不仅建议皇太极绕道蒙古地区,千里奔袭明朝蓟镇防区的薄弱之处,给大明的边防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还参与谋划了反间计,成功除掉了明朝大将袁崇焕!
当然,袁崇焕确实是该死!
后来天聪五年,也就是崇祯四年的时候,建奴围困大凌河时,他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劝降了蒙古降兵和西山明军,为建奴扩充了实力。
天聪七年,也就是崇祯六年的时候,他又奉命向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宣示皇太极的恩信,使得这三位手握重兵的将领归降建奴,进一步壮大了后金的势力。
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建号,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承政,从此几乎参与了后金所有的机密事务和决策,皇太极对他极为信任,几乎言听计从。
大概正因如此,大玉儿即便不敢让几位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王爷来到皇太极的床前,却唯独放心地让范文程来了。
此刻,范文程坐在一旁,也是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忧虑与无奈。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眼神中透露出沉思与焦虑。
他的心中十分清楚,如果当时皇太极能够听从他的计划,果断从锦州撤兵,就不会发生如今这般惨烈的失败,也不会导致建奴元气大伤。
这一战,建奴一下子损失了十三万人,其中十万都是正值壮年、战斗力极强的精锐士兵。
这对于建奴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短时间内根本缓不过来了。
而且现在皇太极昏迷不醒,明军大军又趁着这时正浩浩荡荡地向盛京逼近,盛京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随时都有可能被明军攻破。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必须尽快做出决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范文程心中虽也焦急万分,不知如何是好,但看着满脸愁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叫我小九哥 作品《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什么?皇太极又又又吐血了?(万字大章!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