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想着,朱慈烺的这一计策自然赢得在场众人一致支持。
“太子殿下圣明,老臣佩服!”
“殿下真是聪慧果敢,臣自愧不如!”
“大明有殿下,真乃大明之幸,臣代天下百姓谢过殿下!”
一时间,几位大臣反而纷纷对朱慈烺拱手行礼,言语间尽是钦佩之情。
当然,有几个人心里其实还是有些不太高兴的,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若朝廷真从海外大量运粮,那么大明国内的粮价势必下跌,届时损害的可是他们的利益,毕竟他们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
朱慈烺的这个办法,无疑会导致他们手里的资产大幅缩水。
然而这终究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身为内阁大臣,他们又怎好公然反对?
只能一个个恭维了起来。
户部尚书倪元璐更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太子殿下尽管放心,户部必定全力支持郑家从海外运粮一事,无论郑家运来多少粮食,户部定会如实结清货款,绝无拖欠!”
朱慈烺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再看一旁的崇祯,也早已激动得难以自抑,因为崇祯也知道朱慈烺的这些办法要是能够顺利施行的话,那大明百姓可就真有救了。
于是乎接下来的几日,大明日报可谓铺天盖地、满是宣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好处的内容。
实际上早在几个月前,大明日报便简单的宣传了一下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的好处,因此百姓对此多少有些印象。
如今朝廷再度大力宣扬,百姓们瞬间便回想起先前之事。
前后一联系,他们自然领会到其中诸多好处。
毕竟往昔,百姓除缴纳田税外,还需承担高额的人头税、杂役税等等乱七八糟的税收,这就导致大明黑户极多,为的就是逃避这些乱七八糟的税。
但如今,朝廷将这些繁杂税种统统整合进田税,并且一次性收取,绝不再二次征收。
对于那些家境贫寒、没有土地的百姓而言,连田税和人头税都无需再交,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毕竟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土地。
用更简单的话来说的话,那就是有地者按地交税,无地者彻底免税!
那些居住在京城里、名下没有土地、只靠做点小生意谋生的人们听闻此消息,简直可谓是欣喜若狂。
自家交了几十年的人头税和杂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叫我小九哥 作品《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虽然宗室子弟确实都是废物,但这话你不能说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