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告诉朱慈烺这封信有没有被送到京城,但根据朱慈烺对于朝廷奏疏流程的了解,京城那边应该也收到了这样的一份奏疏。
毕竟孙传庭并不知道他之前造反的事情,所以哪怕之前他特意吩咐过只要是陕西的军报都要直接报给他,但在孙传庭心里,这件事情还是必须要汇报给朝廷和崇祯的。
在不知道内情的孙传庭看来,皇帝很明显是要比太子大的。
不过朱慈烺对此并不在意,因为按照他之前离开时的吩咐,不管是崇祯、还是内阁的那些大臣们,都不敢擅自对这种事情作出决断,最终还是要等待他的决断。
想到这里,朱慈烺再次看向手中的这封密信,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冷笑。
他其实心里大概清楚为什么李自成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
无非是朝廷近几个月以来在陕西河南一带的布局,让李自成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李自成心里明白,自己如今面对的局势愈发严峻,所以便想出了这么一个拖延时间的法子。
而且不得不说,李自成这招确实够狠。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朝廷还真的没办法拒绝李自成的投降。
要是拒绝李自成的投降,那可就等于拒绝了其他那些本来就想要投降大明、以及那些被迫跟随李自成造反的百姓的生路。
到时候那些百姓必然会陷入绝望之中,说不定还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而且之前朝廷也已经下达了圣旨,只要农民军投降各地的官员和武将都必须接受,然后让他们分批送往辽东。
如今要是不接受李自成投降的话,岂不是显得朝廷言而无信?
更何况李自成这次的投降可谓是诚意满满。
他先是命令自己的军队后退十里,不再攻打潼关,接着又释放了一万名百姓,虽然这些百姓大多都是老弱病残,甚至还有不少是之前攻城时受伤的伤兵。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始终是大明的百姓。
综上所述,哪怕是朱慈烺,也不得不被迫答应李自成的投降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嘴角再次露出一丝冷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因为仅仅是片刻之间,他的脑海中就已经想到了一个可以应对此事的绝佳办法。
紧接着,就在朱慈烺打算回去进一步确定这个办法,完善其中的细节时,不远处的地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叫我小九哥 作品《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自成不是想要当‘西北王’吗?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