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他们本来以为这些人来到潼关城下之后,明军怎么着也该犹豫一下,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接受这十万人。
毕竟,这可是十万人啊!
而且还是十万之前造反的农民军,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乱。
他们想象着明军可能会因为粮食的问题而拒绝接纳这些百姓,或者会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
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只是片刻的功夫,这城门就打开了,并且农民军们也开始连续入城了。
不得不说,这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但他们却什么也不敢说,毕竟这个时候要是敢说朝廷的好话,然后这话又传到了李自成耳里,那么他们回去之后可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因此他们只能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与此同时,潼关城内仿佛被一只无形却强有力的大手猛地推动,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与慌乱之中。
虽然有专门的将士负责维持秩序,但这突如其来的十万人还是引发了很大的混乱。
尤其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伤者,他们痛苦的呻吟声、虚弱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城内都弥漫着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气氛。
救治工作更是如同一座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大山,压得每一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
更要命的是,潼关城内的药物储备本就捉襟见肘,根本难以满足这庞大的需求。
毕竟他们从未想过会一下子接纳十万受伤的百姓,那些原本就不多的药物,在这如潮水般涌来的需求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此刻,城内的军医们简直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一个个忙得脚不沾地,连片刻的喘息时间都没有。
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与焦急,汗水湿透了衣衫,却顾不上擦拭一下,只忙着救治那些伤者。
不过和一般人想象中救人的顺序大相径庭,这些军医们并没有优先救治重伤之人,而是先着手处理轻伤患者。
至于这其中的缘由,说来也很是简单。
首先,重伤之人能否活下来实在是难以预料,他们就像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在药物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把大量的药物浪费在救治一个重伤之人身上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要知道,救治一个重伤患者所需要的药物,或许足够拯救十个轻伤患者。
再者,把轻伤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叫我小九哥 作品《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为了百姓,只能再苦一苦秦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