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枚导弹配上180名高级技术指导,180名技术军官本身待遇不算什么,可是这180名军官加上60枚导弹所需要的标配装备和辅助资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以前发射一枚烟囱a型火箭弹,制造成本和发射成本也就两百万银元。
如今搞上制导了,光制造成本就高达150万银元一枚,加上相应全套发射设备,就直接飙升到210万。
而每枚导弹由于发射位置,目标位置不同,因此需要坐标分析师,地理测量师,天气专家,空气动力学专家,弹道轨迹专家,电气控制专家,燃料计算师,弹药化工调配专家,机械调校修理师,建筑工程技术员,定向爆破计算专家等等一系列的人工,机械,气候,物理数学资源投入。
就这一大类,直接没有100万-150万是搞不下来。
所以一枚最低最短当量的导弹,从制造到养护到发射出去,光成本没有400万下不来。
像射程最远,爆炸威力最大的烟花系和爆竹系导弹,成本基本在500万-800万。
所以仅仅一个直属装备旅,平时都是背着3.4亿银元在作战,说它是用钱堆起来的部队这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当然,秦晋也没有能力装备第二个装备旅。
毕竟空军,海军,潜艇那边,虽然规模没有这么大,可是三支特殊部队正常列装也不会低于1.5亿一支单列支队。
而且建制还是三重领导,除了集团军总指挥外,三支海空潜单列支队的建制却统一归在直属装备旅战斗序列编制之下,只有作战权临时归空军,海军和潜艇师根据作战需求而调动。
没办法,这高精尖太烧钱了,如今整个闽中经济发展得这么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5.5亿银元左右,这个数字别说全国,就是全世界也算是顶尖的那撮了。
可是就这样,打造一支这样的高精尖部队,全闽中不吃不喝需要一年半!
因此,不是重点目标,非必要是不会启用这种武器的。
现在之所以装备,秦晋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接住德国那边的终极技术,到时候,来了就能造,造了就能打,打了就特么的得出决定性结果!
平时常规战略性重点打击,秦晋还是选择用车载多管常规高爆火箭弹,毕竟那玩意,只要有足够的基础原材料,就可以很便宜的支撑起一场战争。
不像这,打一轮下来,光他么原材料离芯提纯和化学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