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当即更神态端庄起来,希望自己能以更好的形象被那手机记下来。
这也是李念给始皇帝的建议,大秦第一次大考,历史纪念意义重大,最好可记录下来传于后世。
嬴政讲到给众考生授予名衔,名衔其实已定,各榜状元、榜眼、探花各有其人,现在所授的是勋章,每人皆有,但做工和勋章上的内容不一样。
看到内侍端上的托盘里摆放着的勋章,大多考生心里却没多高兴。
这比那衣服严重多了,一旦接受了此物,等于完全接受了秦皇赐予的名衔,那么他们将被视为站在秦的一方,日后若不忠于秦皇,必会受天下人唾骂。
范增也在犹豫要不要接受这勋章。
若不接受,他恐怕再难接近秦皇和那李念,可接受,不仅他心里不愿,此事若传出去,他范增以后还怎么反秦复楚,居鄛的父老乡亲将如何看他?
其他人也和范增情况一样,只是原因不同。
像楚墨巨子要考虑的是他不接受,那楚墨就得不到纸,也参与不了编新字编教材中去。
如此一来,楚墨必将衰败,再难及得上其他百家学派。
难怪这位秦皇能带秦一统天下,其手段之高明狠辣远胜其他六国君王,看似有礼,未曾逼迫,让他们有的选,实际上却没有。
只有那些无求于秦皇之人,才能拒绝,可那些无求之人已经被筛选了出去,至少在此刻的章台宫内没有,即使是仇秦如范增者,也想通过秦皇和李念知晓秦未来的政略。
思来想去,范增叹了口气,即使被人误会、被人不理解,他也只能咬牙接受这勋章:一切都是为了复楚,如今不过是些许风霜。
不少考生也和范增一样,感到憋屈的同时,还只能接受。
看着这些人,李念觉得很有趣,明明不想接受,却被迫接受,好像吃了后世那九转大肠一样。
勋章的颁发,本应由嬴政亲自进行,但不敢确保这些考生会不会在嬴政给他们颁发勋章时,突然袭击嬴政。
就算已经经过了安检,没有利器,但就算打了始皇一拳,那也是不得了的大事。
由三人代表嬴政对众考生颁发勋章,一为公子扶苏,一为王绾,一为王翦。
待授勋结束,看着众人别在左胸的勋章,嬴政道:“诸位为天下之贤才,理当名传天下,世所共知!”
秦皇还想做什么?
范增等人心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