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炮,可被士卒单人持在手中,用于战场作战,其功效仿若弓弩,为远程之兵。”
原来是小型化的火炮,王贲问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其比于弓弩,有何优势?”
李念道:“最初时,其相比弓弩没太大优势,甚至不如弓弩,但弓弩发展已至极尽,难再提升,而火铳却仍有极高发展前途。在李某的预想中,单个士卒持一火铳在未来能达到一息数十上百发。”
听到李念这个说法,王翦等人在脑中想象,一个士卒持着小型化的火炮在一息间发出数十上百次攻击,要是上百名、上千名,甚至上万名士卒呢,战场将铺天盖地是火铳打出的攻击。
如果一发能杀死一名敌方士卒,那在战场上绝对是屠杀,若再配上那火炮,没有任何军队可以抵挡。
李念继续道:“且其威力也可提升到超越弓弩的地步,射程也比弓弩更远。当然,要发展到那等程度,还需时日,在当前还是弓弩更具优势。”
火器的发明时间不算晚,但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比不过弓弩,虽在宋元时已有应用,但军队仍以弓弩为主,在明时才因进一步发展,被广泛使用。
但大秦有李念指明道路,大秦的火器发展自然不需要再经过那么多弯弯绕绕,能快速到达较为实用的地步。
“刀枪剑戟弓弩杀伤敌人,除弓弩外,常需与敌军近战接触,且不带有爆炸、燃烧之物,可称为冷兵器;而火炮、火铳含爆炸、燃烧之物,常在远距离对敌人进行打击,可称为热兵器。”
“诸位比李某更懂军事,定能想到在这两种不同的武器下,战争将变得不一样。相比于冷兵器,今后的热兵器杀敌范围更大、杀敌距离更远、杀敌效果更强。”
“因此,自然需要适配于热兵器的军队和战法,冷兵器时代的战法未必能适合热兵器时代。”
王贲问道:“尚书之意是热兵器必定会取代冷兵器?”
李念道:“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热兵器前景更为辽阔,取代冷兵器是早晚之事。诸位今日所见的火炮便还能继续加强,其射程会是今日数倍,所发射炮弹也将不再是实心弹,而是开花弹。”
“开花弹是在发射后会爆炸的一种炮弹,像今日六门火炮齐发才能将那些牲畜轰杀,用开花弹只需一炮,便能造成同等甚至更强的杀伤效果。到时,隔着数里之地,向敌军所在开炮”
虽不知李念说的那种火炮能否实现,但众人都开始顺着李念的话想象: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