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出师表中之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始皇叹道:“好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真忠臣也!”
李念道:“为纪念丞相之功,南北朝时人立武侯祠。其实,昭烈帝的庙和武侯祠在一片地方,后来昭烈庙和武侯祠合在了一起,然后就变成了很多人知道武侯祠,却不知昭烈庙同样在那。”
臣子流传于世的名声居然在君主之上,足以说明这个臣子有多么优秀,但想必那刘备也不会计较这些,正是因他请了诸葛亮出山,才会有这一段历史。
当然,也只有他能请得了诸葛亮出山,君臣相得,共谱一曲流传千古的历史佳话。
然而,舞榭歌台总被雨打风吹去,曾经英雄豪杰历历在目的汉末如今也进入黄昏。
那“专捅义父”的温侯吕布已逝,喜好人妻的曹操已死,忠义的刘皇叔已崩,诸葛也已归天,唯有孙权还在活
李念道:“孙吴的情况和蜀汉不一样,在称帝后,孙权虽仍有志于天下,但其更追求内部的安稳,只要能守好东吴一亩三分地即可,不能统一天下,也不强求。由此,孙吴内斗严重!”
“神凤元年四月乙未日,孙权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等会儿,好像有奇怪的东西加进去了,什么叫作谥号“大皇帝”?
这是孙权离世前特意嘱托后继之君给他定的谥,还是孙吴后继之君故意这么做?
听到始皇帝的问题,李念笑道:“臣也不知为何会有这个谥号,不仅是臣,后世的历史学者也没弄清这谥号的缘由,只能猜测。但‘大皇帝’这个谥号,臣以为从字面上,孙权当不起大帝之称!”
每一位大帝都当是独断一个时代的顶尖人杰,孙权虽也是人杰,可其功绩没有独断一个时代,在其所在时代也不为顶尖。
“由于孙权坐观东吴内斗,甚至可能还在其中添柴加火,给东吴留下了不少问题,使得东吴实力在三家中排第二,也仍难挡大势,终被司马氏的西晋所灭。”
“三国演义开篇曾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天下混战,到曹刘孙三家鼎立,终究还是汇合到了晋这条大河之中。”
三家归晋,一个时代就此完结落幕,也代表那个时代豪杰们的故事盖棺结尾。
但李念的话还未完,他道:“臣喜欢三国的故事、三国的人物,但臣并不喜欢三国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