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国王也暗自点头,觉得这一套璆琳器具很对他,合该为他所得,他也是品性高洁、容不得瑕疵的人啊,所以他信奉耆那教,想要将耆那教推广开来,可惜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姚直继续介绍:“此为陶器,是以泥土配合特别的手法烧制而成,这件陶器是仿照我大秦军士和战车样貌所制”
随着姚直的介绍,孔雀国众王公大臣仔细一看,这被称为“陶器”的东西做工细腻,颜色也非常鲜明具有美感,那战车恍若真实、秦人军士也栩栩如生,连脸上的微笑表情都能看到。
但这就是秦人士卒和战车,他们是如何作战的?架着这辆战车在战场上来回冲撞?
“此为铜器,是以铜铸成,这是一口鼎,在我大秦常被用来烹饪食物,所以有钟鸣鼎食之说,这是皇帝陛下赠予国主的宝剑,象征我大秦与贵邦交好”
那剑没啥好看的,但这东西居然是用来烹饪食物的,可别说造型还挺别致,三足双耳、圆乎乎的身子,看着还蛮有趣。
其后,姚直又介绍了箱子重其他铜器和玉石制品,但孔雀国的王公大臣们兴趣不高,他们孔雀国也有这些东西,只是在做工和造型上和秦人的不同。
轮到那几口放着布的箱子,姚直介绍到:“这是锦,是我大秦一种珍贵的布料,以蚕丝织做而成。”
“蚕是一种小虫,其性高洁,在我大秦有言‘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蚕虫也如神鸟鹓鹐一般,非桑叶不食,极好干净。”
为了此次出使,姚直等人在来前狠狠恶补了一番文化知识,不然到了外邦,怎么和外人言说大秦的文化。
“待将蚕虫养到一定时日,便会吐丝结蛹。养蚕人要将蛹上蚕丝抽出,再经多道技艺织作为锦,过程繁琐,用时甚长,锦得来不易。”
“然锦轻便柔滑细腻,着于身上,不伤肌肤,有清爽轻巧之感,且锦能织作出多种颜色图案,是上等布料!”
方才看到时便知这布料不一般,现今听闻,更觉不同凡响。
以一种只吃那桑叶的小虫所吐之丝织成布料,哪得养多少虫,又得抽多少丝,还要经过多少繁杂的流程,才能将丝变成眼前的布?
这一番介绍下来,孔雀国有的王公大臣心中生出一个念头:这大秦国听着不像是蛮夷之邦,反而像是个很文明强盛的国家
一般的蛮夷之邦会用那蚕虫织锦,以璆琳制出那些精美器具?会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