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平等,不论种姓皆可入教之念,便不会刻意设置考验。”
这是佛教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其并非社会革命,直接瓦解种姓制度,而是提倡个人修行从而获得精神解脱,那么其在种姓制度没有瓦解的情况下想得到发展,就只能适应种姓制度,对种姓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
甘煜又道:“佛教崇尚苦修禅定,也即是坐于某地苦思冥想,摩叶所言‘佛陀于伽耶毕波罗树下达至觉满’便是依照此法,在那棵树下一直苦思冥想,而悟通了所谓的大智慧。”
一越裳部高层在这时问道:“那其等如此苦思,不需吃喝?”
甘煜笑道:“据甘某在耽摩栗底所见,那些僧侣尚需吃喝,只是其等几乎不事生产,即是不狩猎不耕种,只上门化缘或有人供奉吃喝于其等。”
“其等认为有人向其供奉吃喝是此人在为自己积攒功德,所以在孔雀国,给僧侣的供奉要多要好,一般人家根本供奉不起,自然也就没有功德可攒。”
这听得也卓等人面面相觑,不事生产,也即意味着这群人没有产出,偏生还要好吃好喝,那要是佛教在某个国家发扬光大,好吃懒做的懒鬼太多,早晚会出问题。
孔雀国现在不就是佛教很兴盛?
也卓当即问道:“上使,那孔雀国佛教如此兴盛,岂非有祸?”
甘煜笑道:“孔雀国情况略有不同,虽佛教在孔雀国境内兴盛,有数万座佛教寺庙,占有大量土地财产,然孔雀国物产确实算丰富,且其国内有许多不能入教者,情况暂可维持。”
“但长此以往,也将有祸,僧侣不事生产,且不缴纳税赋,还占有大量土地,若许多人都想入教,离祸乱不远矣。”
也卓等人听后神情严肃,要是佛教传到他们越裳部,让大量族人入教成了僧侣,那越裳部离衰落,甚至覆灭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