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确实有看不起蛮夷的资本,但如此做,等于将本可为己方所用的力量推向了外。
“李某以为当主要以对大秦文化、对大秦的学习认同程度来区分异邦之民究竟是华夏,还是蛮夷,习我大秦礼仪者,用我大秦习俗者,可视为大秦子民!”
始皇帝和众臣都明白了李念的设计,坚持大秦子民核心主导地位不动摇,但对异邦之民进行转化,使其等转变为虽在长相上、居住地上和真正大秦子民不同,可在思想文化方面等同的精神大秦子民。
但这种转化有限制,不是什么异邦之民都能成为大秦子民,要想成为精神大秦人,也得有资格。
李斯起身向李念行了一礼,道:“听公子之言,李斯已明了,多谢公子解惑!”
李念也还了一礼,后又道:“若拿下孔雀国,对孔雀国的治理,还有重要的一点:无论是派遣总督,还是分封哪位公子至此,都需对孔雀国进行足够了解,绝不可认为孔雀国不如大秦,便有懈怠之心,不愿去了解,不愿去察访,以傲慢的心理治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言是带兵征战之理,亦是治国做事之理。”
带英之所以能将三哥殖民那么多年,以二十来万人治理数亿人,其中一大原因便是带英对三哥进行深度的调研和考察,派往三哥的高级官员都必须学习三哥的梵语,了解三哥的经济、地理等。
殖民者比被殖民者更了解自己,怎可能殖民不好?
李念要是不提这,日后向孔雀国派遣总督时,肯定会有人不当回事:蕞尔小国,俺大秦来治理你是看得起你,哪还需准备太多?
然后到了孔雀国后不了解当地情况,只按自己的想法行事,随后便发现事不好办。
王绾点头认同道:“确如公子所言,治国不可自以为是,自认为某些事理所应当,便随意为之!”
李念道:“以上之法不仅可用于治理孔雀国,也可为大秦治理其他国邦参考,然大秦目前不会对孔雀国用兵,所以此为远谋。”
“当下能为之事是:继续打探孔雀国消息,察知其军备、地理、经济等状况,训练海军,立我大秦之教”
大秦的海军如今发展的势头良好,无论是军官培训,还是舰船制造,这也得益于大秦本身就有底子,大秦能造出让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的舰船,可见造船能力不差。
且徐福东渡求仙可没有李念准备这么充分,也没李念将工匠集中起来学习培训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