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能更好影响控制西域诸国。
现在,匈奴大概不再会成为历史上的匈奴,取代匈奴对草原和西域产生影响的是大秦,匈奴曾干过的一些事,自然得由大秦来做。
由于月氏所处位置的关系,即使月氏人愿意归顺臣服大秦,同样会被大秦针对,除非他们愿意将土地归于大秦,族人化为大秦子民。
听到这位头领的话,一些首领松了口气。
不怕大秦要利用他们,就怕他们连被大秦用的价值都没有。
大秦愿意用他们,说明他们对大秦有价值,便有机会傍上大秦。
何况月氏人和他们敌对,大秦如果真要对付月氏,就算不给他们好处,他们也一定要帮帮场子。
一首领道:“如此正好,月氏人一直欺压我等,大秦要是有意收拾月氏,我等可出手相帮。这是机会,难道各位想被月氏一直欺压?”
没人想被月氏人欺压,但实力不如月氏人,被欺压也难反抗,可月氏再强能强过大秦?
若得大秦撑腰,以往受的屈辱说不定都能讨还回来!
乌孙王看向乌孙使者,问道:“大秦新年之时,月氏可曾派使者拜贺秦皇?”
乌孙使者道:“回大王,月氏人自是派了使者前去。不仅是月氏,匈奴、百越各部、东胡都派了使者,只是”
回想起大秦新年时发生的场景,乌孙使者顿了下方才继续:“东胡使者对秦皇陛下出言不敬,被秦皇陛下当场驱逐。”
这引来了乌孙王的兴趣,“那东胡使者如何出言不敬?”
乌孙使者将东胡使者在章台宫内的话复述了一遍。
听后,乌孙王道:“东胡这是在对大秦和匈奴建交不满,认为大秦损害到了他们的好处,才派了使者,未想激怒了大秦皇帝。”
说到这,乌孙王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明白了什么,道:“东胡和大秦间恐有一战!”
听到这话,众多首领都看向乌孙王,许多首领露出惊讶之色。
东胡虽算草原上一霸,但跟大秦还是有差距吧?
一头领道:“东胡虽不弱,但也无法和大秦相比,东胡敢和大秦交战?”
乌孙王道:“有时未真正交手,不会认为自己比对方弱。且东胡未必会对大秦出手,它可能会攻打匈奴!”
乌孙王捕捉到了那道闪现的灵光:“东胡恐怕还会设法联合月氏人一同出兵,所以大秦皇帝才派使者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