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说的更加详细,但也让乌孙王和众首领更疑惑,能学这么多东西?学的都能有用?
当然可以学这么多,只是每样都不会太深,学的也未必能有用或者说对他们本族有益。
因为大秦国际学院设置的目的便不是为了给他国培养人才,而是培养精神大秦人,好在日后影响干涉他国。
像国际学院的历史课,天天给留学生们讲华夏、大秦历史有多悠久辉煌,长此以往下去,肯定会有留学生认为大秦就是好,连空气都比他们本国香甜。
乌孙王又道:“也不瞒使者,敢问在正式建交后,大秦能否在军事方面予以我等支持?”
虽说直接暴露自己的想法,在谈判上是大忌,但乌孙王认为这位大秦使者是位直爽可信之人,值得信任。
能在昨日和他们一起干出那些事的大秦使者,肯定不是啥心机深沉之人,不如痛快与之言说,兴许还能博得好感。
乌孙王叹了口气,道:“使者也知我等和月氏相邻,时有冲突,月氏人今日抢占我等一片牧场,明日劫杀我等族人,无奈我等实力不济,不如月氏人,只能受其欺压。”
“如能得大秦相助,驱逐月氏之害,我等必定万般感激!”
乌孙王话落,毡房内所有乌孙人的目光都落在刘季身上,期待地等这位大秦使者的回答。
在原本历史上,乌孙和月氏也是矛盾重重。
没办法,都以放牧为生,偏偏又同处一片地区,你的牧场大,我的自然就小,矛盾必然产生。
乌孙王都被月氏人攻杀,后来还是借匈奴之力才得以复兴。
现在匈奴已经不可能再成为乌孙的老大哥,剧本也就到了大秦这儿。
大秦如今在草原和西域所拿的剧本,实际便是匈奴在经由冒顿治理后的剧本。
只是大秦会比冒顿带领下的匈奴更加强大,对草原和西域的控制力也必将胜过匈奴。
听了乌孙王话后,刘季明白了他的意图,想靠上大秦这座大山。
但大秦确实有意收乌孙为小弟。
小弟有意来投,如若不收,反倒可能产生问题!
某些小国的生存之道便是如此:他们认为自己国家小,实力不够,所以必须认一个强国为老大才能生存下去。
如果这个强国不接受,他们反而会感到不安,怀疑这个强国不安好心,对他们有更大的企图:你不愿收我们当小弟,难道是想把我们连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