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献上的疑兵之计大获成功,突厥不知来了多少隋军,放弃了围困,杨广才得以脱身!”
“但杨广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这位随军前来给他解围的少年郎会成为大唐太宗!”
“当时,杨广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住后,突厥的箭射到御前,吓得杨广抱着儿子杨杲哭泣不止,连眼睛都肿了。”
始皇帝摇头评价道:“这般失态,也配为一国之君?这杨广如此心性,隋岂有不亡之理?”
如果换作是他被敌人围困,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如果要死,那就死好了,身为一国君王,当有尊严气节!
李念笑道:“太宗应当看到了他这位皇帝表叔的失态,所以很可能便是在这默默发誓:绝不能做表叔这样的人。终太宗一生,也确实常以杨广为鉴!”
“最初,李渊在决定是否起兵反隋时曾犹豫过,是太宗劝谏,才决定于晋阳起兵。若无太宗劝谏,即使李渊最后仍会起兵,也会晚上些许时间,而在乱世,比他人晚上一步,许多事就可能发生改变。”
“在起兵后,是太宗南征北战,平定其他群雄,不说大唐的天下全是太宗打下,也可说大唐大半天下是由太宗领军夺得。”
“那位曾评价过太宗的军事才能:‘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听到“那位”二字,始皇帝眼睛微微一眯,后世开国的那位对这位大唐太宗居然有如此高的评价,认为无人能和大唐太宗比肩。
另外,那朱元璋是谁?
竟被评价为仅次于大唐太宗!
蒙恬再次听到李念说到“那位”,但他依旧不知道李念说的是谁,只是听李念的语气,定是一位在后世历史中地位极高的存在。
可这位究竟是哪个朝代的豪杰?
蒙恬很好奇,王翦、王贲等则感到惊异,又感到不服气,竟然说这位大唐太宗是“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置他们于何地?
更让王翦、王贲等惊讶的是始皇的态度,似乎默认了李念口中那位的评价。
这人是谁,陛下就这么认同了?
可李念并未给他们解释,而是解答了朱元璋是谁。
“朱元璋便是明洪武!”
听了李念解释后,始皇帝点了点头,原来是建立大明的洪武大帝,早就知道这位很厉害,没想到会这般厉害,仅次于大唐太宗。
李念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