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是出声询问,那不是自讨没趣?
父子二人心里很不爽,他们的功绩不算差吧,这武庙究竟是何人所立,为何没将他们选入?
大概是后世王朝立这武庙者偏心,选了那一朝的诸多将领,而未选择他们。
父子二人暗暗下定决心,他们要在这一世的大秦立下更多功绩,让后世立武庙者没法忽视。
始皇帝看了眼李念,心道:‘这小子过去一年多也有长进,竟会用此种方式激王翦父子的将。’
见王翦父子居然不问,李念有些失望,继续道:“这两位即使来一位,突厥也未必受得了,更何况是两位,且除了李勣、李靖外,还有其他大唐名将。”
颉利也是犯了太宗了,好几位大唐顶尖的名将亲自招待他,这份福气可不是谁都有!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进屯恶阳岭,夜袭定襄,大破突厥军。颉利被吓得道:‘唐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
“颉利一日数惊,慌忙将牙帐迁移至碛口,李靖又派遣间谍离间颉利心腹,颉利亲信康苏密由此背叛,带着隋炀帝皇后萧后及炀帝之孙杨政道投降了大唐,但颉利却跑了!”
“只是在逃跑途中,颉利又遇到了李勣,史书记载:‘李世勣出云中,与突厥战于白道,大破之’。”
“再败之后,颉利自觉不是大唐对手,便派执失思力为使到长安向太宗请降,实则是想等到草青马肥时逃亡到漠北。”
听到颉利的谋划,众人有种耳熟的感觉,这种浅显的计谋好像在哪听过?
很快,他们便想起来了,可不就是高句丽应付杨广那套:你要打赢我的时候,我就向你投降,然后拖时间,等元气恢复后,又继续跟你打,来回折腾。
就像星爷九品芝麻官里那个贱人状师一样。
李念笑道:“颉利此计与高句丽应付杨广之法颇为相似,太宗在初时也为颉利蒙蔽,听闻颉利要投降后,太宗大喜,遣鸿胪卿唐俭等人慰抚之,又诏李靖带兵迎接颉利。”
“但此计被李靖和李勣识破,决定不奉太宗之命,必须将颉利彻底击败。当时唐俭等人还在颉利那里,当张公谨问道:‘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在彼,奈何击之!’,李靖说出了一句话:‘此韩信所以破齐也。唐俭辈何足惜!’”
王翦、王贲现今也已知晓韩信在后世历史上的地位,他收的那位弟子竟是大汉的领兵大将,有“兵仙”之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