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诸族来朝前,以律法对大秦各方面进行规范。李念公子曾说过一句话,‘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中,昨日之事未必适于今,今日之事未必适于明’,臣深以为然。”
“易经中亦有相同之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律法亦然,臣以为必须对大秦现今律法进行深度审查,剔除其中不合时宜者,增添更合适的律法。”
始皇帝和众臣都看向李斯,认真听着李斯发言,李斯透露出的意思也很简单:对大秦律法进行一次深度变革,抛却过往,使之更适合于当今的大秦。
在李念的影响下,大秦虽对律法已进行过一波变革,像废除了那些残酷的肉刑,将秦律中的刑罚减轻,使之不再那么严苛。
但李念对秦律的影响改动没那么大,那时的时机也不太合适,对律法改动修正太快,反而会产生乱子,然而李斯此时提出的却是对秦律进行真正的深度变革。
李斯从不是什么老顽固,他是一个极为贪权的顶级聪明人,他早已看出秦律没法再匹配大秦现今的进步速度。
而今日此时,是他将之提出的好时机!
李斯明显在之前已做好了功课,继续道:“像大秦以往和诸国往来的律法,多是在七国时代定下。”
“那时的天下,大秦与六国间的关系是大秦要伐灭六国,六国要抵抗大秦,可在当下,六国俱已化云烟,大秦与诸国的关系不再与当时的六国一样。”
“如果仍用对六国的律法去对现今与大秦往来的诸国,将会产生许多不适之处,如大秦要与诸国多贸易往来,可诸国商贾来大秦却被限制如六国时,其等生意难做,大秦得利自然也受影响。”
“再如赵副令之言,在日后,大秦境内的异邦人异族人将会变得更多,我等当如何待之?是将之与大秦子民一般对待,还是将其等彻底与大秦子民区分,亦或是给予其等部分等同于大秦子民的待遇?”
这个问题在和匈奴建交时便有人提过,但只和匈奴建交,匈奴能有多少人到大秦,不需要考虑太远。
可如今,大秦在击败东胡、月氏后,大秦会将势力触角伸到草原,伸到西域,伸到那阳洲(印度)、冀洲(中亚)
到时到大秦来的异邦之人不知有多少,这些便不能不作考虑!
初次振翅过后,便要考虑如何飞得更高、飞得更久、飞得更远,而不是一直停留在低空盘旋,不敢去对抗风暴,只在柔风里飞翔。
可柔风里如何飞出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