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邦商贾所带来的货物会对大秦国内同类的货物产生影响,若不向其等征收赋税,岂不是任由其冲击国内市场?”
李念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像要是某国能出产大量粮食,并毫无阻碍地向大秦出口,粮多本是好事,可会压低大秦百姓所种的粮食价格,使大秦百姓之粮难以卖出,于大秦、于百姓,还能算是好事?”
李念一连数问,始皇等人在心中思考一番后,给出了答案:按李念这小子所说,大秦的赋税模式确实得改变!
不说其他,像商贾那几问,必要对商贾征收与其利润相适配的税赋,否则只征收一点税赋,商贾会积攒出惊人的财富,这于一个国家而言,不会是什么好事。
因为商贾积攒的财富多了,那么其他人的财富就少了,朝廷的财富少了,百姓的财富也会变少,而商贾积攒出如此巨大的财富,他会想干什么,又能干什么?
作为一名合格的君王、大秦顶尖的几位大臣,始皇等人自然而然会思考商贾有了巨量财富后,会不会对大秦、对他们产生影响。
就算商贾不会对他们有威胁,可商贾握有巨量财富,仍是一隐患,须以税赋削减商贾之利,既利于国,也利于民。
“再者,大秦发展需要大量的钱,而钱从何而来?难道铸出更多钱币,就是钱了?”
李念又一次自问自答:“那不是钱,只是一种在名称上被称为‘钱’的物品,而不能通过直接铸币的方式让大秦的钱增多,便需其他方法为朝廷获得足够的收入,税赋正是其中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