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升高力士权势的想法,然而不是所有宦官都是高力士。”
又是玄宗造出来的孽,设立节度使还可说是在当时情况下,一种较为不错的选择,但这提升宦官的地位,就很难评说。
当时的玄宗又不是非得依靠宦官才能行使帝王大权,在安史之乱发生前,他都是一等一的实权帝王,麾下并非无人可用。
“朝中大臣的朋党之争也为其一,最著名的便是‘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便是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首的李党所展开的党争,双方的争斗从唐宪宗时开始,到唐宣宗时才结束,持续了近四十年。”
始皇道:“相争近四十年,于一人而言便是半生岁月,于一国也是一段较长时光。不将精力用于国家强盛,却用于争权夺势,党同伐异,消耗国家进步之潜力,徒耗国家强盛之时机!当诛!”
要是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搞这些玩意儿耗费大秦四十年的发展时光,他一定会下令将这些人处以极刑!
李念道:“党争难以禁绝,但要控制好度,不可使之损耗国家元气,阻碍国家进步。‘牛李党争’便失了度,其等之争已发展到即便损害国家之利也要胜过对方,即是‘我可以不赢,但你一定要输’。”
“所造成的后果自然严重,让本就权威已损的朝廷再次失威,让各地藩镇崛起更快,朝廷的政令也因两党之争而变得混乱无序,昨日是牛党把控朝堂,制定政令,明日到李党执政时,又推翻牛党之政。”
“如此一来,朝廷的政令朝令而夕改,如何能有威信?且官员要想升迁,也得择一党攀附,若不攀附,必难得升,而一旦攀附,便要与另一党相争,有多官员能安心做事?”
王绾等郑重地点了点头,这种党争发展到最后,不会再管谁对谁错,而是只要你提出,那我就反对,而你反对,我就支持,让整个朝廷大乱,祸害连累到国家。
李念接着道:“大秦未来也必然会有人抱团成群,产生争斗,但必须划好底线,限制好度,不可使之逾越。”
听了李念这话,王翦等人在心中腹诽,哪是以后才有人抱团成群啊,如今一样有,不说其他人,像此刻在殿内的他们,也都有各自的派系团体,也就你小子好像没啥团体。
不,这小子是有派系团体的,甚至比他们的更大,其手下的那些工匠、方士、百家学者,都可算作属于这小子一派,只是这小子不常上朝,也不参与朝堂中的各势力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