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更是涌现出了多个版本的猜想:有说李念是上古圣贤转世,专为辅佐大秦而来,要成为当世圣贤;有说李念是仙神下凡的;也有说李念是年幼之时误入仙家胜地,被仙人收为了弟子
但不管是哪个版本,李念都不是普通人,要是后世拍摄与李念相关的电视剧,保准会将这些民间传闻加入进去。
扶苏未回宜春宫,而是和李念去了六英宫,看着谈兴极高的扶苏,李念想到一事:扶苏好像今日才回来吧,这厮不去陪着其妻,反而跑来他这跟他夜谈,就不怕让嫂子多想?
扶苏还真没说假话,这家伙是真积累了一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治国,及儒家、法家思想等方面。
不仅问,扶苏有时也会讲出了他的一些见解,当听到扶苏对儒家思想的一些想法后,李念才真觉得这位扶苏公子是真有了变化。
以往的扶苏虽不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却是“学而固思己对”,他认为自己学得到的、思考理解到的就是正确,固执己见,所以他才敢顶着始皇的怒火上书谏言。
他倔强地认为自己做的便是正确,没想站在其他的角度去思考,衡量其中的利弊,若他能站在其他角度想一想,会发现他认为那些恶政暴政其实有用处。
在和李念交流了诸多问题后,扶苏更加清楚了他以往的不足,叹道:“今与妹婿夜谈,方知我当初何等浅薄无知!”
许多事不换角度,没法看清全局,也难以理解决策者为何会做出那些决定。
李念笑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便是圣贤,也不敢说自己便完满无缺。有过错缺点不算什么,难在认识到错,并将之改正!兄长能认知自己缺陷,并予以弥补修正,则不晚!”
“谢妹婿宽慰!”
扶苏又问道:“妹婿可知父皇为何要在此时立储?”
‘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我当然知道,只是暂时不能与你说!’
李念心道了一句,回道:“大秦如今开朝将近两载,而储君之位仍旧空悬,于国不利。且陛下将诸位公子分封于外,皆不在咸阳,一旦有变”
李念未说什么“变”,扶苏心中却明了,李念接着道:“大秦恐会陷入动荡,乃至倾覆。而立储君之后,能平息人心浮动,使大秦更为安稳,纵有变故,也有保障。”
“我与妹婿一般想法!”
扶苏又问起一事:“父皇在封诸位弟弟为王前,曾说过是要以此保证大秦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