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孔雀国人口多、疆土广,即使大秦有能力攻下,大秦也派不出那么多秦人来治理,何况秦人与他们的语言、文化、风俗有很大区别,秦人要亲自治理,将十分麻烦。
但如果秦人任用他们代为治理就不一样,他们本就是孔雀国人,语言没有差异,文化风俗相同,那群贱民本就在他们治理下,今后继续治理自然也是轻而易举。
根据毗贾奴等人判断,秦人若想长久治理他们孔雀国,就必须依靠他们,这也是他们敢到大秦出使的底气:你们秦人需要我们卖国!
听毗贾奴将自己的卖国行为说的如此有底气,仿佛那不是耻辱的卖国,而是一件光荣之事,扶苏不由对毗贾奴生出些厌恶:不以卖国为耻,反以卖国为荣,何等无耻之徒!
但扶苏忍住了这种厌恶,这种外邦的卖国者越多,对大秦越有益,他现在是大秦的储君,不能将个人喜恶带入大秦储君这个身份当中,反而他应该喜欢毗贾奴这种将自己国家利益出卖给大秦的人。
正在扶苏要对毗贾奴说些什么时,一内侍走进偏殿,看了眼毗贾奴,又看向扶苏和李念,像是有事要禀报,只是碍于毗贾奴在场,不好直接言说。
李念招了招手,这名内侍走到李念近前,低声向李念说了几句,李念眉毛一挑,正要和扶苏说时,又有一名内侍进来,跟刚进来那名内侍一样反应。
看到接连两名内侍入殿,扶苏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眼神怪异起来,只有毗贾奴的表情有些不太好看。
扶苏和李念未说话,毗贾奴坐在那也未开口,似乎在等什么,只见过了会儿,又有一名内侍入殿,扶苏的眼神更加怪异,毗贾奴的表情也变得更不好看!
没多久,又有一名秦人内侍进入偏殿,接着是第四人,第五人
李念将这几名内侍招到近前,听了这几名内侍话后,压低声音与扶苏说了几句,其实不用压低声音,毗贾奴心中清楚发生了何事。
在听了李念之言后,扶苏点了点头,看了眼毗贾奴,随后才开口道:“不用再一个个禀吿,让他们一起过来!”
听到扶苏这句话,毗贾奴表情复杂,心中暗恨:那帮家伙居然也这么迫不及待想与秦人私下见面。
但他也知道这是因为他消失,让使团怀有跟他有同样目的人急了,才都向秦人提出再次觐见秦人皇帝的请求。
这种事(卖国)要是晚了一步,所得的结果可能会天差地别,都想争先,而不愿落于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