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又问道:“今日有许多人逃走,彼辈定会得到我等到来,攻下水寨的消息,诸位认为那些人在得到消息后会如何做?”
一名参谋笑道:“肯定会被吓到,说不定已在筹谋又一次逃跑。”
另一参谋道:“我倒认为他们不会立时便逃!”
见蒙恬看向他,这名参谋讲出了他的观点。
“他们屡次败于大秦,已逃了多次,人心士气必定低迷。这次听闻我等到来,若一场不战便逃,士气人心会低迷至底。”
“今后,其等必定人心分散,再难提振士气与大秦对抗。”
“因而,哪怕知晓可能战败,不敌大秦,他们也必须与我等打上一场。李念公子曾说过:能不能胜是一回事,敢不敢亮剑又是另一回事。”
“其等今次若畏了我等,不敢亮剑,那其等今后面对我等,便更难再有勇气亮剑。”
“我认为一定会集结兵力与我等一战,即便战后他们依旧要逃跑,也会一战!”
众人仔细一琢磨,发现说的确有道理,只要岛上的六国旧贵头脑还想和大秦对抗,光复六国,那就会选择打上一场。
否则人心散了,士气没了,他们光复六国再难有希望。
为了保存人心士气,想战得战,不想战也得战。
这名参谋又道:“将军,我等必须警戒起来,其等若是出兵,时间不会太久,应就在近几日,恐会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我等。”
在这名参谋讲完后,蒙恬点头道:“所言不错!这些人呐,只要还存着反攻大秦,光复他们国家的念想,必会与我等战过一场。”
“但这些人又是群无能胆小之辈,必不敢与我等死战,必会一边准备与我等开战,一边谋划逃跑。”
“因而,其等开战定不会出动全部精锐,会以蕃人士卒为主。而蕃人与其等非是一心,如今又受火炮惊吓,被强行胁迫来与我等开战,诸位以为能有多少战力?”
蒙恬分析了一番,对方是有可能开战打过来,但不必太担忧,就那些人,成不了气候。
蒙恬话锋一转,又道:“然我等也不可大意,李念公子曾言,‘老虎搏兔,亦须全力’,我等也必须做好防范,须知在战略上可轻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予以重视。”
“且诸位也莫忘了我等此行目的,是为大秦找到流求,寻找到一处适合作为港口之地,并非是来剿灭那帮丧家之犬!”
蒙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