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看看他有什么打算,才好进行下一步谈判计划。
“听说你们的航空工业非常成熟,有没有可能我们联合成立一家飞机制造厂?”温三也是往大了说。
他手下的航校虽然也办了起来,并且成立起了航空研究所,连风洞都建立了起来。
但还没有自主生产战斗机的能力,整个系统还是在维修和研究方面下功夫。相关设计图纸也出了不少,但因为工业体系的问题,自主生产还是非常的困难。
目前为止,温三手下的几个飞行团的飞机,除了缴获鬼子的飞机之外,剩下都是花大价钱买的。
想要克服这个困难,建立一家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飞机制造厂,当然非常的有必要。
他的海外扩张计划,也需要战机来做支撑,否则将会面临极大的困难。
毕竟境外不比境内,不管地理,人文都要受到不小的制约。想要在境外长期站稳脚跟,手下的部队就必须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海陆空一体化的战斗模式,也将是这个时期最强状态,是温三努力发展军队的重要目标。
d国在飞机制造方面也是很有实力的,不过与其它战争利器的研发制造相比,要稍微滞后一点点。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很大原因是资源问题,还有就是资金分配问题等等。
温天提出的条件是与他们进行合作,双方可出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一家新的飞机制造厂。算是双方共同注资,共同受益。
在这个动荡时期,这样的合作方式还是比较新颖的。至少一般的国家、地区或者势力,轻易不敢想。
毕竟双方互信的程度未必能达到这种高度,国家之间为了利益随时反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没有足够的信任基地,这样的合作很容易就夭折了。
温三当然也考虑过这种情况。
如果合作的双方稍微敷衍一下,就可能把这个合作进度拉得很长。说不定几年时间都弄不出什么成果来。
真这样的话,这种合作就意义不大了。
不过二战时期的飞机制造,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基本就追求的就是对空,对地,对海作战。
战斗方式也相对简单许多,最主要的就是追求一下制空权。
温三手下的航空研究所里,已经有了成套的飞机图纸,但是在生产能力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温三的想法就是从他们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实的王麻子 作品《川军抗战,我能听到鬼子战略部署》第738章 想要飞机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