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
一时沉静如水,谁也未曾率先开口。天子所言铿锵在耳,那句“试题回归实政”,重若山岳,压得众臣心头发沉,却也无从驳斥。
许居正的一番陈词,既是退让,又含忧虑,终究点出一语:此事,非朝夕可定。
此言一出,似也打开了朝堂沉默之壳。
旋即,便有大臣低声上前,抱拳而奏:
“陛下,臣斗胆请问——”
“欲改试题,需先改纲目。如今考题之设,三年一修,乃由国子监与礼部合议而成,其大纲所据,无非诗书礼乐、春秋礼法。若欲增改实政时务、政令条目,非得先重编纲领不可。”
“然则纲目未修,便难以立题;纲目欲修,须得参酌史官、吏部、户部、兵部诸司政务之要。纲定之后,尚须由学官试拟题例、测试流传,观其能否为世所解、士子所答。”
“此番整理,不啻于另建一部学统!”
另一位年长朝臣亦步出班列,肃然言道:
“臣为朝试阅卷十余载,深知题设之难。”
“若问民政之事,尚可据史;若问实务政令,则不可无纲。”
“更兼各地州县,所行法条不一,户籍不一、仓储不一、吏治不一——若无一统之制,题设易偏;若不通用之策,阅卷易乱。”
“诸多门槛,非一朝一夕可越。”
一语未尽,旁侧又有礼部侍郎出列:
“臣斗胆直言,陛下之意虽佳,但若欲改题、改纲、改试,非只礼部所能承也。此事牵连之广、门类之繁、环节之密,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且不说朝中之力能否一时齐聚,就算能,试题一改,便要考前试行。”
“此试非为取士,而为试其是否可行。试行者,须有模拟场,须有士子试读其纲、应答其题,须设专员判卷、统分、评议、修订。”
“此等流程,纵令一省独试,亦需三年;若欲推及天下,未五年,不可成事。”
礼部尚书亦轻叹出列:
“臣愚见,若朝廷真欲推行新题,须当设‘预考’,名曰‘试章’,于原有乡试之外增列一试,不计入功名,仅为政务考评。”
“如此,方能观士子应对政事之能,亦能为天下士林指明新路。”
“但此法一出,纲目须重编、学规须定章、讲解须广布。又须设官司以专司新题编纂、评审、试验、传授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工绝剑 作品《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第746章 科举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