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编录杂志。”
“至今,朕所拟新试之制,共分五科:国学、术算、地学、政学、格物。”
“其大纲条分缕析,各科所考内容、题型形式,已有章可循。”
“纲目二十一卷,五科分设;策题六百九十有余,皆系实政所需;试卷评阅五百五十篇,皆由寒门士子亲身试写。”
“非纸上谈兵,皆有案卷为证。”
话音落地,大殿之中倏地一静。
紧接着,一阵低哗骤起!
金銮殿内。
五年。
五年!
这个数字,一经吐出,殿中众臣便仿佛被重锤击中眉心,神色纷纷一变。
一时间,殿中先是一片静默,旋即便有低声私语自角落处悄然升起,如水波在静湖之上泛开。
“他方才说五年?”
“自王府起,便已起意编纂?可是怎可能?”
“一个人,五年时间,编成五部纲目,设数百策题,还试阅五百余卷?”
“这哪是人力所及?”
一连串低语如同潜涌的浪潮,从朝列最外侧迅速席卷而来,转眼之间便已遍布殿堂。
许居正微微一震,神情凝肃,霍纲亦眉头紧皱,悄然转眸望向御阶之上,眼底满是不解与困惑。
而李安石,则更是皱眉无言,片刻后,竟轻声自语一句:“若此言为实,那那便太不可思议了。”
无他。
大尧礼部所用的考试纲目,沿袭自文宗年间旧制,三年一修,由国子监、太学学正、礼部侍郎等数十人轮流会商,需经三重校阅、两重问难,方得定稿。
即便如此,一次修订,往往也不过增删数条而已。
若要重编纲目,必先确立科目分支,厘清所涉领域,再由学官采录旧典,遴选新材,汇总、校订、排比、解注,终成“纲目原稿”。
继而还须对其中试题进行实测,以证其可行;最后,方得缮写入册、刊刻流布。
此过程,往往需耗费两三年乃至五六年之久。
而这,还是礼部十数官员、国子监五六讲官与太学博士联手之成果。
——可陛下方才所言,竟称此等之事,皆由一人独力完成?
而且,是在未登基之前?
这是何等天方夜谭!
不单单是群臣震惊,便是连习惯沉稳的许居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工绝剑 作品《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第746章 科举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