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此数已可得耶?”
“未曾耳闻,石宗方尚未成稿,陛下竟已成数?”
许居正不答,只微一抬手,示意李安石上前。
李安石拱手,一语不发,将一页摘录呈上御前,道:“陛下所设此题,设以轮转、径周、频率为端,推一车行距,其下解法,自明此数。”
“臣等尝试以实器测验,果与所得数不差分毫。”
萧宁未语,宫中宦官已接过书页送至御案。萧宁低头扫一眼,眼角轻挑,目光微微闪动,仍未作言语。
反倒是右列几位年长大员忽然神色剧变,窃语连连。
“这莫非是真的?”
“若此数真可恒用,则轮法、测地、造械皆可定制精度!”
“竟是天子亲自所创?简直简直匪夷所思!”
“我原以为此纲目不过‘新制’,现今看来,却是大术。”
议论之声渐起,而萧宁终于抬头,望向全殿,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容抗拒的坚定:
“朕之意,从来不是为文设文,而是以文济政。”
“此纲所录,不过五门耳,非为策士所作,而为治国而作。”
“朕不求诸位惊叹,但求诸位能思——若天下士子皆通此五门,百官皆明其中一策,则大尧之政,何患不治?”
朝堂一时静默。
无人再言语。
他们忽然意识到,这不是天子的一次“试卷改革”,也不是一场寒门之策,而是——
天子要以一人之力,重塑士道,重建治术。
此为纲目,亦为纲纪。
此为策题,亦为治国之策。
晨光再度透入紫宸殿,照在那五门纲要册影之上。
群臣静立其下,或惊,或敬,或迷惘,而那端坐于御座之上的青年天子,只是静静望着他们,等待——他们真正看懂那五卷书的那一日。
洛陵城东,百工巷。
这里原是工匠、书坊、笔庄聚居之地,多为泥墙旧瓦、青砖斑驳,街中皆是推车走卒、叫卖声不绝,最不显赫,也最不起眼。
然在巷尾尽头,有一座极不起眼的宅院,门额未题,门前无匾,只有一块巴掌大的木牌,漆得斑驳,隐约可见三个字:“石氏居”。
府门常掩,外人不知内中居者何人,偶有好事者来访,多是不得其门而返。然朝中识术之士皆知,居于此处者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工绝剑 作品《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第752章 术算大师,石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