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笑意,可几人都没觉得夸张——因为他们都听说过类似的事。
那位白须工部郎中眯了眯眼,像是在翻找记忆:
“我记得有一年,朝廷突调术士测量边关军道的长短,非要他出手。”
“那是兵部尚书亲书急牒,派人连夜驰送,军令如山,可到他家门口时,他只是隔着门板说了句——‘一题未尽,身不可动’”
“然后,就让人原路送回军令,硬生生拖了半个月才动身。你们说,这样的人,怎能用寻常之法请来?”
许居正听着,神色依旧平静,似乎早有预料。
可旁边一位年轻些的国子监博士却忍不住问道:
“那依几位所见,石先生既然如此难请,我们这封信,他会拆么?”
白须郎中“呵”地一声笑了:
“怕是未必。依我所知,凡带着‘朝廷’二字的信,他多数连看都不看,直接退回去——哪怕是工部、兵部的公牍,他也敢不拆。”
“是啊,”翰林编修接道。
“他最不喜被人用官衔名位来压他,越是提‘朝廷请’,他越是不理。许公的信虽是以个人名义写的,可毕竟提到了圣旨、科举依我揣测,他只怕看两行,就会皱眉。”
国子监博士闻言,笑了笑:“听诸位这么一说,我倒真好奇,他若真见到这卷术算纲要,会是何神色。只不过怕是等不到这一步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虽不是刻意打击,可话里那份笃定,却像是铁板钉钉般——石宗方,绝不是那种一请就来的角色。
许居正听在耳里,反倒露出一抹浅笑,不置可否,只淡淡道:
“诸位放心,该来的,自会来。”
他这话平静而笃定,反倒让厅中众人一时无语。
有人暗想,许公怕是对自己那封信有很大信心,否则怎会如此笃定?
可对石宗方的性情,大家又都心知肚明——
那人守着院子过活,竹筹、陶盘就是他的天地;外面的朝堂风云、京洛喧嚣,似乎从未真正踏进他的世界一步。
若真要用一句话形容,那便是——“宁在院里算一题,不在殿上听三日”。
厅堂外,晨光渐盛,阳光照在案上的卷册与竹尺上,映出一片明亮的光斑。
而众人的议论,也在这光影之间慢慢散去,各自又埋头于术算纲要的勘校之中。
只是,在他们心底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工绝剑 作品《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第754章 石算疯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