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们现在手握大权,实际上也只是回光返照。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们也不会花大代价培养年轻一代。
即便是勋贵们下了血本,培养起来的人才,也多是旁系子弟。
勋贵嫡系子弟,养尊处优惯了,很难再去吃军中的苦。
肉烂在锅里,确实比丢到外面强。
可这些旁系子弟,身上没有爵位加持,面对文官的时候天然矮上一筹。
发展上限,也相对更低一些。
在地方上的时候,问题不算太大。
一旦进入中央朝廷,能否和文官集团对抗,谁也无法确定。
有身份特殊的舞阳侯加入,对勋贵集团整体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当然,对个人而言,则是利弊皆有。
舞阳侯未来重回朝堂,固然能够增加勋贵系的话语权,但也会分走他手中的部分权力。
不过这是次要的。
荣华富贵都到了顶,现在谋划的不是一时,而是长远未来。
“敌人要山东,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
对舞阳侯这位舅舅,他的内心很是复杂。
不过总体上,还是信赖的。
尤其是对方解了京师之围,更是让永宁帝倍感欣慰。
尽管展开的方式,同预想中不一样,但最终结果总是好的。
北虏大举南下报复,他的内心同样没底。
上一次大胜,勤王大军可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再次和敌人交战,能否击败敌人,谁也说不准。
万一舞阳侯所部大败,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还能指望谁。
“陛下,当务之急是召集各路勤王大军齐聚京师,组建一支反攻大军,对敌人形成战略威慑。
至于山东方面,朝廷把消息通报给他们,授予舞阳侯临机专断之权。
务必要保障”
不等兵部尚书说完,一旁的镇远侯李原就开口打断道。
“万大人,舞阳侯所部在前面的大战中损失惨重,现在正处于休整期。
北虏大军又是冲着他们去的,暂时就不用给他们布置任务了,免得被敌人利用。”
舞阳侯率领的勤王大军,既是舞阳侯的嫡系力量,也是他李家的嫡系力量。
以往镇远侯一系,在军中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