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多了。
对武将来说,相较于兵种选择,反倒是任职地方更加重要。
眼下勋贵系的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南边和京师,北方地区虽然也有部分军队,但战斗力着实堪忧。
战争时期,军功是向上攀爬的阶梯。想要在军中有所发展,自然要去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让我安排的话,你们就要下基层历练。
一步一个脚印,从下面慢慢爬起来。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一旦进入军中,那就没得选择了!”
李牧一脸严肃的说道。
学习过军事知识,不等于就是一名合格的将领。
军中的许多东西,还是要到战场上去学习。理论知识,只能加速成长的过程。
一下子身居高位,丧失了成长学习的过程。看似仕途发展顺利,实际上却是在给自己埋雷。
别的时候牛逼可以随便吹,现在是战争年代。到了战场上,能力不济只会害人害己。
“堂兄,我们能干文职么?”
李来一脸郁闷的说道。
前些年天下太平,文官集团如日中天,受大环境的影响,镇远侯府也在努力武转文。
他们兄弟三人,一开始都是学文的,甚至还拜了大儒为师。
谁也没有想到,局势变化的如此之快。功名没有拿到,就天下大乱了。
乱世之中,习武比习文更有前途。
侯府的政治资源,主要集中在军中,只有进入军中发展,才能够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助力。
“可以,不过上限不高。
朝中有潜规则,一个家族在文武两条路中,只能有一根主线,不允许齐头并进。
除非我们李家放弃军中的一切,不然你们走文官路线,最高上限就是四品,大概率还是一个闲职。”
李牧坦率的回答道。
大虞朝传承两百七十多年,都没有出现过权臣篡位,最大原因就是在制度上形成了制衡。
再怎么显赫的家族,也只能在文官路线和武将路线中二选一。
迭加以文御武的国策,长期以来执掌大权的都是文官。
手中无兵,再牛逼的文官权臣,也没有谋朝篡位的能力。
“牧堂兄,我们的能力有限,能坐到四品的位置上,已经算是不错的前途。”
李来语气低沉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