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理由充分,要治理黄河总得有个预算,不能说多少就是多少。
做了这么多年皇帝,对官员的节操,他同样不放心。
“陛下,请放心。
详细的预算计划,工部会尽快拿出来。”
沈启元当即保证道。
做预算难不倒他们,工部那帮官僚,在这方面也是经验丰富。
先按照正常的方案做,先把款子拿到手再说。
后续不够用了,那就夸大施工难度,搞增项支出。
治河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一旦烂了尾,前面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
黄河每次自然决堤,都是挑薄弱点爆发。
治河议题结束,大殿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相比治理黄河,接下来的难民安置,才是最大难题。
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搁在任何封建王朝,都是要命的大事。
赈灾,不是简单的朝廷拨款,就能够解决问题。
大冷的冬天,灾民不光要吃饭,还需要考虑取暖问题。
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民变。
这种苦差事,落在谁头上,就算谁倒霉。
“赈灾之事,诸位爱卿可有想法?”
永宁帝开口打破了沉默。
赈灾之事,宜早不宜迟。
拖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意外。
一旦地方上揭竿而起,再想出手赈灾就晚了。
“陛下,从地形上来看,这次黄河决堤受损最严重的是河南。
下游的南直隶,多半也会遭殃。
山东的部分地区,也有可能被波及到。
所以本次赈济的重点,应该放在河南。
至于南直隶和山东灾情相对较轻,可以让地方衙门,自行想办法安置灾民。
考虑到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我们至少要准备三十万顶帐篷、一百五十万件棉袄、六百万石粮食。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还需要准备大量治疗瘟疫的药材。
”
随着一串数字,从徐文岳口中报出,群臣都傻了眼。
如此多的物资,朝廷一时半会儿,根本拿不出来。
不过众人却没有立即反驳,因为现在这种时节,御寒和充饥同样是刚需品。
黄河决堤淹没的地区,全部都是人口密集区,波及的人口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