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冤没有意义,既然到了位置上,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谷阁老,想要从两地调兵也不容易。
舞阳侯上奏,南直隶的受灾人数已过百万。
为了维护地方稳定,已经调集了三镇兵马进入灾区。
江南总督治下,一共就五镇兵马。
白莲教叛军刚被剿灭,地方上还有残余力量,大军不可倾巢而出。
最多抽调一镇兵马过来帮忙,闽浙总督那边倒是可以抽调两到三镇兵马参战。
看似兵力充沛,实际上这次情况不同寻常。
大军在发起围剿的同时,还要承担赈灾重任。
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的河南大地,用粮食比用军队更能瓦解叛军。
为了确保叛军不向山东、陕西、山西扩散,上述地区也要派兵驻守。”
武乡侯的话音落地,大殿内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大虞朝的军队,居然又一次不够用了。
这让此前嚷嚷着裁军的一众大员,很是尴尬。
幸好朝廷没批准裁军,不然面对现在的困境,就只能抓瞎了。
“从京营中抽调四镇,分别进驻山东和山西,以遏制叛军向两地流窜。
至于陕西那边,只要扼守好潼关,想来不会出大问题。”
兵部尚书罗泽风当即给出了方案。
只不过这一次,群臣都犹豫了。
京营的力量,早就不复巅峰时期。
上一次北虏入侵,给京营造成的损失,至今都没有恢复过来。
倒不是勋贵系不重视京营,主要是事有轻重缓急。
朝廷的财政,优先支持九边,南方平叛的经费都是自筹。
连带着京营的拨款,也受到了影响。
一直到战争结束,朝廷财政好转,京营重建工作才提上日程。
偏偏勋贵系几位大佬都不在,剩下人威望不够。
在具体执行上,内部经常扯皮,进度非常缓慢。
现在只能说恢复了人数,至于战斗力几何,谁也说不清楚。
在北虏随时可能入寇的当下,一下子抽调四镇兵马离开,京师的防务怎么保障。
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可没有人敢打包票说——北虏打不进来。
同以往一样,遇上棘手的难题,大家总是习惯性的抛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