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指挥战斗,允许他们自由决定打法。”
关键时刻,舞阳侯再次下达军令。
理论上来说,这种战斗应该统一指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协调性。
可惜舞阳侯非常清楚,自己没有能力,驾驭这种大兵团作战。
下面的几名总兵,军事水平虽然比他高,同样没有指挥过数万大军。
没有办法,勋贵系的军队扩张速度太快。
跟着李牧混的那帮勋贵子弟,都是年轻一代。
在时代洪流推动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以至于军中一众高层将领,普遍年龄都是二十多岁,军龄更是只有短短数年。
凭借不错军事基础,能够走到总兵位置上,已经算是出类拔萃。
再往上指挥大兵团作战,对主将能力的要求,就非常苛刻了。
强行赶鸭子上架,很容易捅出篓子来。
索性让一众总兵,各自镇守一面战场,在能力自身能力范围内自由发挥。
京师,太和殿。
“陛下,锦衣卫传来密报,舞阳侯率领的勤王大军,在昌平州同北虏发生遭遇战。
双方正在展开激烈战斗,场面十分惨烈。”
郑英逸一脸忐忑的汇报道。
真实情况,比他说的还要糟糕。
说的好听是遭遇战,难听点儿就是中了敌人的算计。
只不过勤王大战实力不俗,即便是在野外遭遇,也挡住了敌人骑兵的冲击。
让战争陷入焦灼状态,一时半会儿难分胜负。
不过聪明人都知道,这种僵持对勤王大军非常不利。
无法迅速赢得战斗,附近的北虏军队,就会源源不断的赶来增援。
至于周边的虞军,则完全指望不上。
“你们都看到了,这就是你们想要的!”
永宁帝冲着群臣怒吼道。
朝堂上一众文官,纷纷低下头颅。
尤其是内阁和六部的一众官员,更是把头埋的老底,唯恐被皇帝注意到。
他们阻止舞阳侯带兵进京,那是为了派系利益。
除了少数蠢货,希望舞阳侯战败外,其他人都是希望勤王大军能够获胜的。
尽管战场上的胜利,会让勋贵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增加,可这种增加是在规则范围内的。
对文官集团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