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的将士讨个公道。
“国公爷,若舞阳侯所部损失惨重,我们之前的计划就必须改变了。
以五镇之兵对抗北虏主力,怕是力有不及。
辽东系指望不上,唯有等镇远侯所部抵达,我们才有一战之力。”
袁泽福忧心忡忡的说道。
他们都是和北虏交过手的,上一次在济南能赢,那是打在敌人的软肋上。
并且当初的两广六镇,官兵全是优中选优,战斗力不是扩编后各部能比的。
扩编的各部,都是从两广六镇中拆分出来的。
哪怕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战斗力也就当初的八九分。
看似差距不大,实际到了战场上,能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却截然不同。
双方的差距,不在士卒战斗力上,而是基础军官的综合素质。
聚集在一起战斗的时候,看不出来问题,一旦让下面自由发挥,差距就会暴露出来。
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靠训练,能够拉上去的。
要么加强军官的指挥能力培训,要么把部队拉到战场上多打几仗。
从两广六镇出来,他们都尝试过培养军官,后续都被迫放弃了。
跟着李牧学容易,棘手的是坚持下去。
当初是勋贵子弟多,大家都有军事基础,稍加培训之后,就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扩军之后,勋贵系的精英数量不够用了,被迫提拔一帮草根军官。
培养都要从识字开始,没有数年之功,难以见到成效。
这个成长效率,还不如把军队拉到战场上,在实战中学习进步快。
“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吧!
舞阳侯是军中宿将,相信他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选择。
派人师爷,以老夫的名义,分别向镇远侯、汉水侯去信,说明现在面临的情况。
让他们做好最坏的准备,以免局势失控!”
嘴上说相信舞阳侯,实际上行动上,已经着手准备善后。
很明显,景国良对舞阳侯的军事能力,并没有足够的信心。
事实上,面对北虏重兵围困,换成任何将领过去,都会觉得棘手。
步兵打骑兵,实在是太过被动。
双方机动性的差距,决定了虞军想主动出击,都没有发挥的余地。
鬼方大营。